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這是一個注定載入史冊的日子。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
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一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要持續推動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成就。
時光倏忽而過,時針指向今天。一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凝心聚力,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拓展,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防范化解風險,讓脫貧成效更可持續
“本來生活慢慢好起來了,沒想到娃兒去年3月突發腦出血,看病增加了不少開支,生活一下就困難了。”家住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牛頸村的張菊花,兩年前全家脫了貧,眼看日子更有奔頭,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這個家庭又陷入困境,頭頂著返貧這張隨時會落下的網,張菊花覺得生活一片灰暗。
轉機來自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當地村干部在摸排中了解到情況,立即將張菊花家納入防返貧動態監測戶,經過核實,利用區里建立的防返貧致貧專項基金開展精準幫扶,不僅基本解決了孩子的醫療費用,還將她家納入低保戶,消除了返貧風險。
一年來,一系列為脫貧群眾“護航”的舉措,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供重要保障。
聚焦重點群體,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把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按照“應納盡納”原則全部納入監測范圍;落實產業就業幫扶、醫保社保綜合保障、教育專項救助等措施,近70%的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其余人員均已落實幫扶措施,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可消除風險。
聚焦關鍵領域,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組織各地開展控輟保學專項行動,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脫貧家庭輟學學生繼續保持動態清零;落實分類資助參保,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改善農村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2911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得到鞏固,9.2萬處農村供水工程得到維修養護,供水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
今年,將繼續強化落實傾斜支持政策,加大對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力度。
產業就業發力,讓脫貧群眾穩定增收
在吉林延邊州復興鎮,黑木耳、大田人參、黃牛、光伏等特色富民產業收益近550萬元,848名脫貧群眾人均增收近6000元;云南曲靖市會澤縣以優質糧食、山地牧業、綠色蔬菜、特色林果、冷水漁業等優勢產業為重點,闖出了一條產業布局規模化、生產體系現代化、特色產品品牌化、利益聯結緊密化的鄉村特色產業富民之路;寧夏海原縣通過落實勞務獎補、幫扶車間就業補貼、“點對點”集中組織輸送、汽車駕駛員培訓等政策,發揮勞務中介組織、勞務經紀人、駐外勞務服務中心作用,全年實現務工就業9萬人,務工創收16億元以上……
一年來,以產業就業幫扶為著力點,在促進脫貧人口就業和增收上下功夫,堅持依靠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看產業,80%以上脫貧縣完成特色產業規劃編制,中央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投入1561億元,比上年增加100億元,其中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超過50%。
看就業,加強脫貧勞動力就業幫扶,加強東西部勞務協作,用好鄉村公益崗位,幫扶脫貧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3145萬人,比上年增加126萬人、增長4.2%。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2550元,比上年增加1810元、增長16.9%。
“接下來,產業重在轉型升級,逐步提高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重,加快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帶動提高脫貧人口家庭經營性收入。就業要千方百計穩住,通過組織勞務輸出、提高幫扶車間吸納能力、優化公益崗位等方式,確保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穩中有增。”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煥鑫表示。
銜接平穩有序,讓脫貧成果成色更足
雖已脫貧摘帽,但“山海情深”的故事仍在延續。滬滇幫扶協作聚焦農業、產業與旅游融合,尋求精品發展和多點開花,走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天津市薊州區圍繞甘肅省古浪縣奶產業發展,創建“科技+產業”幫扶方式,攜手繪就東西部協作新畫卷。
過去一年,政策銜接全面落實——中央層面確定的銜接政策全部出臺,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幫扶銜接深入推進——調整完善東西部協作結對關系,8個東部省(市)結對幫扶西部10個省(區、市),投入財政援助資金228.7億元,互派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2.3萬人。305家中央單位全部完成定點幫扶機構調整,向定點幫扶縣直接投入和引進資金668.8億元。駐村幫扶機制進一步深化,包括第一書記在內的56.3萬名駐村干部全部完成輪換,“萬企興萬村”行動全面啟動實施。
鄉村建設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不久前印發,目標任務進一步清晰,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2021年鄉村治理打開局面,新創建100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994個示范村,積分制、清單制等經驗全面推廣;農村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在縣域內優化配置,農村文化產品供給加大。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繼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執著,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脫貧群眾生活必將更上一層樓,鄉村振興的畫卷必將更加壯美!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25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