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樣化教育為共同富裕助力
作者:呂培亮(中共河南省委黨校講師)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教師隊伍素質能力不斷提高,讓貧困地區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實踐證明,教育扶貧意義重大,特別是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關鍵舉措,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有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共同富裕也隨之成為黨和國家下一步重要的工作目標。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富民之道,教民為要。可以說,人的全面發展、共同發展,乃至實現共同富裕,必須依托教育才能得以實現。
客觀來講,實現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最終體現在人的作用發揮,而人能力大小和水平高低取決于教育,這就要求充分認識教育在實現共同富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教育在共同富裕中起基礎性作用。教育是實現人的社會貢獻最大化和人的幸福感最大化的基礎。人的受教育水平越高,自身力量就越能得到充分發揮,對社會就能作出更大貢獻,價值實現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也就越強烈。其次,教育在共同富裕進程中具有持久性作用。在實現共同富裕諸多生產力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也是發揮作用最持久的因素,通過教育能夠實現人力資源提升和優化,有助于充分發揮人的價值和作用。最后,教育在共同富裕進程中具有引領性作用。教育的過程也是發現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是孕育新的文化、新的思想的過程。通過教育,不僅可以讓人更有思想和素質,也更具創造力和開拓性,從而在實現自我發展和更好發展的過程中發揮積極推動作用。
通過教育發展來促進共同富裕,其核心在于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從長期來看,要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教育是關鍵,也是核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將會日益凸顯,并逐步從以物為本轉向以人為本,來最大限度激發人的內生動力,從而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共同發展奠定基礎,這就要求各類教育設施布局必須與時代要求和人的需求相匹配,才能真正實現教育平等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說到底,教育公平與和諧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質量與實現共同發展,因而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的判斷標準要基于教育機會均等,盡可能地通過教育制度本身補償以改變自然的、經濟的、社會的或文化的不利狀況,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發展。實現事關國計民生的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確保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不僅有利于促進社會穩定與公平正義,也有利于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為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不竭動力。
共同富裕要取得“實質性進展”,必然要求教育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打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共同發展的“組合拳”。一是以人口規模為基數,大力發展公益普惠性幼兒園,辦好學前教育;二是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夠上好學校,確保公平高質量接受良好義務教育;三是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通過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和實效性;四是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以及推進繼續教育培訓,讓更多孩子有學上和擁有“一技之長”;五是不斷優化調整布局結構、專業結構、學科結構,以結構調整為重點,建設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更加充足、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體系。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通過打造公平優質、普惠便利的教育鏈條,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通過教育來不斷提高自我市場競爭力,從而為每個人實現自我價值和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
通過教育扶貧或者立足教育共富,進而實現“穩得住”和“走得更遠”,不僅要讓學生“有學上”“學得好”,還得讓學生畢業之后能夠穩定就業、實現致富。這就要求地方勞動和就業保障、人力資源管理、教育等部門等形成合力,尤其是對剛脫貧地區和欠發達地區,要常態化開展職業技能精準培訓,幫助貧困家庭學生實現從“體力勞動者”向“技能型勞動者”的轉變,實現“一人長期就業、全家穩定脫貧”,真正讓教育成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需要強調的是,要特別注重技能培訓與實現就業形成良性循環,推動整個社會“尊重技能、崇尚技能、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氛圍形成,進而讓每個普通勞動者都能學習技能、擁有技能、享受技能,有自信、有尊嚴而體面地從事本職工作,追求有質量的理想生活和個性發展。
要堅持把教育這個關乎千家萬戶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辦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久久為功。在做好學前教育和提升義務教育水平同時,進一步辦好特殊教育、繼續教育,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包括以高水平的職業教育賦能地方經濟發展,打造產教融合發展的職教高地,以及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實現“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轉變,最終讓多樣化教育為共同富裕助力,為服務國家戰略貢獻教育力量,不僅是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時代賦予教育的歷史使命。
共同富裕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的又一偉大征程,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也是億萬人民群眾共同期盼。教育既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動力。我們一定要把中國教育辦好,并通過多樣化教育協同發力,來為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貢獻中國教育的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