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環喜馬拉雅區域漢學發展之路

      作者:王悅 發布時間:2022-06-09 16:1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王悅(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西南民族大學中國環喜馬拉雅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漢學(Sinology)又稱“國際漢學”“海外漢學”“域外漢學”“世界漢學”,是國外學者對中國各方面各領域開展研究的綜合性學科。從狹義上來說,漢學主要關注以漢民族、漢語言為主的中國傳統學術,聚焦經學、史學、文章名物訓詁,包含音韻、小學、天文、地理、版本、目錄、校勘等學問,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漢文化學”“漢語言學”;從廣義上而言,漢學包括涉及中國的一切研究,在傳統的文字、文本研究之外,囊括政治、經濟、社會、科技、文化、周邊關系等領域,又多稱為“中國學”。

        漢學一般被看作中外友好交往的重要紐帶,漢學在發展歷程中出現的歐洲漢學、美國漢學、周邊國家漢學等板塊,都為中國的對外交往作出過重要貢獻。客觀來說,在周邊國家漢學發展進程中,東亞漢學方興未艾,其他區域的漢學發展略顯滯后。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的環喜馬拉雅區域,在歷史上承載了中國與域外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作用,形成過較為一致的敘事方式和話語體系,理應成為國際漢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重新審視環喜馬拉雅區域的漢學發展,對于加強地區文化交流有著不言而喻的作用。

        環喜馬拉雅地區的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等國并不屬于傳統意義上的“漢文化圈”,亦未能像日本、韓國一樣擁有大量涉及中國的文獻資料,但受地緣因素的影響,環喜馬拉雅地區的漢學也呈現出特有的文化色彩。

        出生于1919年的薩特亞·莫漢·喬西是尼泊爾早期漢學家,他編著的《拉力特普爾的傳說與相關故事》記錄了尼泊爾藝術之城帕坦的大量傳說,其中不乏環喜馬拉雅地區的民間故事,對構建區域文化交流有著重要價值。近年來喬西依然活躍在文化交流領域,在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計劃制定培訓班”、2018年首屆“一帶一路”中尼文化節、2019年央視86版《西游記》(尼泊爾語配音版)第三次重播啟動儀式中大力弘揚漢學,推動中尼文化互動。戈皮·拉曼·烏帕達亞亞曾做過魯迅《故事新編》的翻譯工作,借此介紹中國神話,坎大哈·庫馬爾曾在尼泊爾創辦漢學期刊以介紹中國文化,尚塔達斯·馬南達爾曾翻譯出版過魯迅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并獲得德夫科塔-魯迅學會獎。這些學者都為漢學在環喜馬拉雅地區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巴基斯坦、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的漢學發展較晚。巴基斯坦漢學家澤米爾·阿萬在漢學研究上曾提出“研究中國應杜絕‘二手資料’”的主張,具有漢學研究重要的方法論意義。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近年來的“漢語熱”也助推著漢學在當地的迅速發展。

        和環喜馬拉雅地區其他國家相比,印度的漢學成就更為繁榮。1918年,印度加爾各答大學開設“東方學”學科,印度漢學至此發端。在20世紀20年代,泰戈爾在圣地尼克坦創辦印度國際大學并設立漢學研究部,印度南方浦那也成立了關于漢學的研究中心。一時間被稱為“漢學三博士”的師覺月、戈克雷、巴帕特等學者活躍在印度的漢學領域,他們基于歷史上地緣文化的相互影響,在對漢語(或藏語)與梵語佛典的比較研究中搭建起中印文化交流的橋梁。20世紀30年代開始,中印相繼成立中印學會,印度的漢學研究為兩國間的互動注入了大量活力,譚中、白春暉、蘇季子等漢學家相繼活躍在中印文明交流的舞臺。“中印大同”(Chindia)的說法也出現在兩國學者的論述中,印度漢學呈現出重歷史交融、重現實互動、重互信關系的研究特色。1962年中印邊境沖突后,印度的漢學并未停滯,一些關注中國外交政策的軍政官員、媒體記者以及律師進入漢學領域,印度漢學的地緣特征、戰略特征、現實特征開始凸顯,但隨著1988年前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華,大量聚焦中國文學、社會、宗教的研究成果重新回到印度漢學研究的視野。漢學家墨普德就曾翻譯過毛澤東、魯迅、艾青等詩人的作品,并在2019年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主題訪談,圍繞“一個需要消除壁壘的世界:用詩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做了精彩的發言。

        環喜馬拉雅地區漢學正成為區域內友好交流的生動注腳。但與日本和韓國“用漢語研究漢學”的學術范式相比,該區域內的漢學大都還停留在介紹、翻譯的階段;與歐美“漢學家研究漢學”的學術范式相比,該區域內當下的研究者大都為官員、記者;與其他地域的漢學發展史相比,該區域的學術活動多聚焦“當下”“現實”,這些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漢學作為文明橋梁的價值意義。特別是近年來印度的漢學,地緣性、戰略性、現實性特征越發明顯,并顯露出文化間的話語裂隙,漢學的文化交流意義在某種程度上受到遮蔽,根本因素在于傳統漢學在當地的失語。

        漢學首先應當是語言學。語言作為承載文明的重要載體,在文化交往中意義重大。環喜馬拉雅地區多民族的語言文字本就具有天然的共通性,極易形成較為一致的敘事方式。因此,回到以語言研究為基礎的漢學,鞏固以文學為主的研究領域,恢復研究中的學者本位,加大文化交往力度和互鑒互學的頻率,完善具有正向交流意義的話語體系,形成多元一體的文化領域對話樣態,有助于賡續漢學傳統,加快學科的發展速度。當前,中國正不斷推動與環喜馬拉雅區域各國在語言學習方面的合作,這對于推動環喜馬拉雅區域的文化互動有著重要的意義。

        漢學在世界上的發展有著漫長的歷史,在這段精彩的歷史中,我們的文化不斷被認識,我們與世界也越來越近。作為漢學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環喜馬拉雅地區的漢學正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不斷顯示出獨特的生命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福利视频第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福利网站| reikokobayakawatube| 搡女人免费的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网五月激情| 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久久婷婷| 美女下面直流白浆视频| 国产自产一c区| jizz中国jizz欧洲/日韩在线| 我的初次内射欧美成人影视|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波多野结衣全部系列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a级片|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诗涵留学荷兰被黑人摘小说| 国产欧美日韩三级| 伊人久热这里只精品视频| 国产视频二区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 天天摸天天摸色综合舒服网 | 香蕉尹人在线观看免费下载|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视频二区调教中字知名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在|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國产一二三内射在线看片|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 ssss国产在线观看| 女人双腿搬开让男人桶| juliaann大战七个黑人| 好紧好湿太硬了我太爽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