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肥胖人群心理問題,醫生呼吁科學減肥反對肥胖歧視
6月19日,37歲的昆明市民馬代偉來到昆明市紅塔集團體育中心,在“減重·云之南”健康行系列公益活動上咨詢減肥的問題。自從21歲開始,他漸漸長胖,體重最高峰時達到130公斤,為此,他嘗試了不同的減肥方法,但體重往往降下來一點又反彈回去,反反復復一直沒有減肥成功。
據了解,目前中國的超重人群已經達到了2億,肥胖人群也突破了9000萬。超重和肥胖引發的2型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疾病逐年增加,且呈年輕化趨勢,嚴重威脅人們健康。
“肥胖導致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痛風經常困擾著我,我必須把體重降下來,把指標降下來。”馬代偉說。
有同樣困擾的還有44歲從事旅游行業的曹嵐,體重最重時達94公斤。“血壓增高,血糖增高,生活中覺得負重很累,不管做什么很容易喘息,爬山等運動已經停止了,不敢運動了。”曹嵐說。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減重與糖尿病外科MDT團隊負責人吳邊介紹,針對體重基數大的人群來說,本身心肺功能已經存在一定損傷,如果再去做強烈的體能訓練,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減肥要找準科學的方法,體重基數大的人群應該考慮醫學手段介入,來完成持續有效的體重管理。
“我們在平時接診時注意到,肥胖除了會帶給人身體上一些損傷外,還會帶來一些心理問題,比如形體上的困擾、給身體帶來的不便、其他人異樣眼神的困擾。”吳邊說。
對此,馬代偉深有體會,“朋友不經意間的開玩笑,也會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壓力很大。”不過,通過醫生指導的方法,他的體重已經降了12公斤。“希望能夠將體重降至70公斤,讓自己能夠回歸到正常生活。”馬代偉說。
“女士比較愛美,以前胖的時候買衣服不方便。”曹嵐告訴記者,今年2月,她做了減重代謝外科手術,目前體重已經下降了27千克,血壓和血糖恢復正常,走路也不喘了。“現在和大家一起出去玩,都能跟上朋友的腳步,整個人更自信了。”
吳邊表示,肥胖并不是因為人們懶惰或缺乏管理造成的,而是由于多種復雜原因共同造成的一種癥狀,肥胖不應被污名化對待,而應該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重視,全社會應該關愛肥胖人群,關注肥胖人群的心理問題,反對肥胖歧視,也希望超重和肥胖人群選擇科學的減肥方法,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記者 趙黎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