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聚焦傳承與創新 專家共論以制度建設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發布時間:2022-06-27 15: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 杜燕)今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制度設立四十周年。“傳承與創新·清華與名城四十周年”論壇日前在清華大學召開,27位名城保護領域的領導、專家齊聚一堂,回溯中國名城保護制度確立40年以來的工作歷程與成就,分享最新名城研究成果以及保護利用實踐探索、保護管理工作經驗,研討應對未來挑戰的思路。

        1982年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截至目前,中國已有140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799座村鎮被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鎮,6800多個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名城保護制度保護了大量珍貴的遺產,在延續歷史文脈、保護文化基因、塑造特色風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下求索,做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

        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在論壇上表示,清華大學建筑學科從創立到如今,眾多學者專家投身到歷史城市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上下求索、辛勤耕耘,在學術研究、課程教學、工程實踐等各個方面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做出了重大貢獻,也輸送了大量人才。以清華同衡為代表的清華大學下屬各規劃設計科研與工程實踐機構,與建筑學院等相關院系產學研緊密合作,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領域開展了大量創新引領的實踐活動,展現了清華人“知行合一”的風采。希望青年學者和莘莘學子投身于歷史文化名城和遺產保護的事業中。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利:“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是努力的方向,期待青年學子和社會各界積極投身歷史文化保護事業,為建設高品質城市和文化環境不懈前行。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袁昕回顧了40年來名城保護的成就。他稱,以名城保護思想為基礎,深入發掘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是傳承和創新的根基,將那些在歲月中佇立了幾十年、上百年、上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好、利用好、傳承好是當代人的責任,今后將在做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這條道路上繼續不斷探索。

        保護并發展,靠制度建設傳承文化遺產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指出,40年來,名城保護制度日臻完善,保護理念與時俱進,保護力量創新不斷,保護對象不斷擴充,保護經驗日趨豐富。在發展過程中,存在思想認識有偏差、保護內容碎片化、保護方法不科學、活化利用不充分、監督管理欠力度的問題,在未來工作中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核心任務,聚焦重點工作,建立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保護傳承體系,譜寫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事業的新篇章。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談到,要把文物保護管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立監測評估預警系統,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并納入“一張圖”,強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底線管理,研究出臺相關土地管理政策,推動文化遺產的合理利用。他強調,要靠制度的建設、靠空間治理的現代化來解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問題,真正邁向未來。

        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跡司副司長鄧超強調,名城是文物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名城制度是文物保護法律體系的基礎性制度,解決的是在城市里面如何安置鄉愁,通過規劃手段賦予應有的尊重。他從完善頂層設計、堅持價值優先、加整體性保護、推動活化利用、落實督察監管等方面,闡述了歷史文化名城中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新進展,并表示將繼續加強與清華大學合作,共同賡續歷史文脈,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

        講好中國故事,促進優秀文化傳承和當代創新

        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編制團隊負責人、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在報告中談到,北京近年來關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大量實踐,體現了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建設的系統性特征。北京中軸線更是整合歷史文化資源、講好中國故事、構建遺產價值闡釋體系的重要實踐。他強調,城鄉歷史?化保護傳承體系建設在完整保護各類文化遺產的前提下,要通過對所轄行政區劃內全部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講好中國故事,激發人民的文化自信,促進優秀文化傳承和當代創新。

        清華大學教授、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杰立足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總體情況和面臨的艱巨任務,系統介紹了清華團隊近30年來歷史城市整體性保護傳承發展理論和實踐探索,內容涵蓋價值評估、文化景觀、格局保護、空間織補、文化與活力延續等。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邊蘭春從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整體性、北京老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問題等辨析與思考、歷史文化街區的社會性可持續復興三個角度,闡釋了北京歷史街區保護中的可持續社會性復興,介紹了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與綜合研究成果。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系主任武廷海建議將“名城”概念拓展至市(縣)域范圍,作為統籌地方文物與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的基本單元。

        堅持底線模式,形成制度并保障實施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張廣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鐘舸分別結合閬中、鄭州商城遺址保護的實踐工作,呼吁國家繼續加大投入,形成制度,并保障實施,提出基于設計視角的歷史文化保護展示傳承理念,認為遺產保護展示設計的本質是遺產歷史屬性的挖掘和強化。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路林從首都視角分析了北京名城“因都而興”“國之首都”“古都與首都融合”的特殊性,提出名城保護與首都發展關鍵要處理好名城保護與首都功能、傳統風貌與現代建設、名城保護與民生改善的關系,推動協同互促。

        首規委辦核心區規劃處處長倪鋒針對北京老城產權復雜且碎片化的現狀等建議,應發揮中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優勢,展現文化遺產的公共屬性,走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之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整合是一個歷史機遇,也是更適合中國國情的選擇。”

        讓遺產活起來,發掘城市文化和歷史價值

        談到名城的挑戰與未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委員會工業遺產學部主任劉伯英結合處理工業遺產與名城關系時指出,工業遺產對城市的演變與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可作為城市的重要價值特色去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建議納入名城保護體系,編制專項保護規劃,并梳理與其他保護要素之間的關系。

        清華同衡遺產中心文化與自然資源研究室主任張捷倡導以“前端普查,摸清資源本底”與“后端評估,實現管理閉環”相結合的保護管理方式,助力名城保護工作。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張飏主張,將歷史風貌區、古跡名勝、工業地段等納入保護視野;希望按照分級普查分級納入,分級承擔保護責任,各司其職,形成更為有效、完善的城鄉遺產保護傳承體系機制。

        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與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主辦,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華清安地建筑設計等支持協辦。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袁昕、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杰從“過去、當下、未來”的角度進行總結發言時指出,要發掘城市文化和歷史遺產價值,讓遺產活起來,“我們要用裸眼看世界,用我們新鮮的腦子來思考,永遠可以看到新的東西。”(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胸流奶水视频www网站|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四虎影永久在线高清免费| 黄网站欧美内射|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欧美jizz8性欧美|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秋霞免费一级毛片| 女大学生的沙龙室|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 男人边摸边吃奶边做下面| 又大又黄又粗又爽的免费视频|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免费| 国产玉足榨精视频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你懂的|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91手机视频在线|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嗯啊公交车上被群j|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黑白配hd视频| 国产成人麻豆tv在线观看| 五月天亚洲色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18美女扒开尿口无遮挡|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ww美色吧com|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