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幫帶制”:幫出真本領 帶強戰斗力
“自從老書記張志華成了我的幫帶導師,他帶著我訪農戶、跑項目,教我怎么和村民打交道、解決村里的棘手事。我現在處理村上的事越來越得心應手,也更有干勁和激情了。”6月28日,在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通伏村,大學畢業兩年的黨支部副書記張婷談起“導師幫帶制”時說。
2021年以來,作為中組部確定的“導師幫帶制”試點省區,寧夏組織鄉鎮和農村工作能力強、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幫帶年輕同志鍛煉成長,逐步呈現“幫出真本領、帶強戰斗力”的新局面。
誰來帶?先進典型進入“導師庫”
“馬書記,我在會上拍板定下的事,散了會就沒人應聲了,該咋辦?”一年前,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馬蓮渠鄉柴橋村黨支部書記馬全貴愁容滿面地找到自己的導師馬自忠。
馬全貴是2019年畢業的大學生,有知識、有激情,但缺經驗。快60歲的馬自忠是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大廟橋村黨支部書記,當了20多年村干部。在組織部門牽線下,他倆成了一對師徒。
“馬書記對村上的事門兒清,有的事給他打一個電話,主意就來了。”對導師馬自忠,馬全貴很佩服。
選拔一支優秀的導師隊伍,是能否幫到點子上、帶出戰斗力的關鍵。
“我們在導師選拔中從嚴把關、優中選優,重點從對黨的事業充滿感情、實踐經驗較為豐富、業務能力較強的老先進、老典型、‘老鄉鎮’中選,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組織一處副處長王志華說。
通過反復比選,寧夏確定幫帶導師698人,新任職鄉鎮班子成員、村“兩委”成員、鄉鎮年輕干部等926人作為幫帶對象,開啟了“勤往田里跑、多聽群眾話”的基層實踐。
在鄉村,“帶富”是幫帶的重點。寧夏按照畜牧養殖、糧草種植、設施溫棚、勞務輸出等按需建冊,梳理了一批致富帶富愿望強的“兩個帶頭人”,其中村黨組織帶頭人71人、致富帶頭人138人,占幫帶總人數的22.5%,指導幫帶對象提升經營理念和市場意識。
怎么帶?精準靈活設置“幫帶課”
“上個月幫帶工作考核,我被評為‘優秀幫帶導師’,著實驚喜。”說起當導師的經歷,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通伏村黨支部書記張志華難掩自豪。
去年年初,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選拔幫帶導師,張志華被選定結對幫扶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幸福村、蘭光村,以及本村剛剛當選的黨支部副書記張婷。怎么幫?如何帶?剛拿到聘書,張志華就在心里盤算。
蘭光村曾是賀蘭縣率先探索村集體流轉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的村,10年前村集體經濟收入就過百萬元。這幾年,因經營不善,集體經濟虧損嚴重,成了“爛光村”。“蘭光村有種植特色瓜菜的基礎條件,咋不嘗試搞訂單農業,引進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參與?”張志華一番話,讓蘭光村干部群眾眼前一亮。
在張志華的幫助下,一家辣椒育苗、種植和深加工企業落戶蘭光村。村上將閑置的宅基地掛牌入市,給企業做冷庫和廠房,交易240萬元,其中200萬元入股企業,每年村集體固定分紅20萬元。去年5月,張志華帶著蘭光村黨支部書記吳文軍外出“取經”,不僅在上海為辣椒找到了新市場,還從陜西楊凌引來了新品種橙色白菜,當年試種便供不應求。去年,蘭光村集體經濟收入達79萬元。
導師幫帶,關鍵是因地制宜找對幫帶方法、找準發展路子。寧夏按照“領域相近、幫帶便捷、以強帶弱、雙向自愿、組織統籌”原則,試點市縣靈活采取“一對一”定向幫帶、“一對多”多點培養、“多對一”重點培養或“多對多、小團隊”差異化培養等方式,結成幫帶對子858對。
其中,賀蘭縣創新“你來點單,我來幫帶”機制,分期推出優秀幫帶導師“菜單”,幫帶對象結合實際需求和不足,選擇幫帶導師、建立幫帶關系;吳忠市同心縣建立“1+5+25”機制,以1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為基點,結對幫帶1名新任職村“兩委”班子成員、1名致富帶頭人、1名村級后備力量、1名網格員和1名優秀青年農民,帶動25戶農戶,實現幫帶效果倍增;青銅峽市聚焦幫帶對象在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方面共性問題,開設了產業思路“激活課”、矛盾化解“點子課”、基層工作“經驗課”。
帶來啥?帶出基層發展新氣象
“選我當導師的時候,組織上說得很明確,讓我把優勢和經驗全部帶到中莊村,不光隊伍要有新氣象,產業也要變個樣。”青銅峽市大壩鎮中灘村黨支部書記鄒建國說。
鄒建國告訴記者,結對幫帶的中莊村是個軟弱渙散村,不僅村里的事沒人操心,村務都很難正常開展。有一次,一家企業想流轉村里的土地,老百姓都很樂意,因沒有村干部簽字,最后泡了湯……
去年年初,中灘村和中莊村成立聯合黨委,擔任書記的鄒建國一手抓制度落實、村務公開,一手抓項目謀劃、市場對接。“短短幾個月,干部精神面貌就不一樣,現在中莊村也有了自己的黃瓜制種產業。”
導師幫帶,不是簡單“撐個場子”,而是要“干出樣子”。寧夏各試點地區緊緊抓住“產業發展”這個基礎,通過教實用技術、傳管理經驗、解營銷難題,引導幫帶對象找準好路子、發展好產業。試點市縣45個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全部確定或鞏固主導產業,共實施產業發展項目89個、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77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增速10%以上,抓發展謀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明顯提升。
“對我們年輕干部來說,有導師幫帶,不僅學有榜樣、做有示范,抓工作的底氣和信心也更足了。”銀川市金鳳區豐登鎮新豐村黨支部書記朱桂保說。
一年多來,寧夏“導師幫帶制”帶足了干部隊伍精氣神、帶強了基層組織戰斗力、帶快了產業發展加速度、帶出了基層治理新局面,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實踐路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