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拒賠引發投訴 網紅隔離險酒店取消險靠譜嗎
“隔離一天,到手300元”“訂單隨時無理由取消,手續費全免”昔日的網紅隔離險、“酒店無理由取消險”逐漸沒那么“吃香”了,反而因拒絕賠償引發了諸多投訴。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以關鍵詞“隔離險”進行搜索,相關投訴累計4654條。
記者調查后發現,購買了隔離險并不意味著一定能得到賠償,需要仔細閱讀保險條款中的相關規定;“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為某些平臺自行推出,并未與保險公司合作,發生問題可第一時間撥打購買所在平臺的客服熱線。
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認真閱讀理賠條件,保險公司也與時俱進,結合國家最新疫情防控更新隔離險理賠條件。
網紅隔離險:買保險后隔離,不一定能得到津貼補償
“所在的地區封控,被隔離長達將近3個月的時間,購買了隔離津貼保險,申請理賠時保險公司拒絕賠償,理由是沒有達到保險條例的隔離要求。”在黑貓投訴平臺,一位投訴者說。
買了保險后隔離就能得到津貼補償了嗎?
在某互聯網平臺,目前在售的一款華泰新冠隔離保障險,包含8.8元和16.8元兩種計劃。
該產品介紹顯示,“新冠疫情隔離津貼(因疑似或確診感染)”責任僅承保被保險人由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導致疑似感染或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肺炎被依法依規實行強制集中隔離(不含居家隔離),含無癥狀感染者。密接/次密接均不在保障范圍中。
一些旅游電商平臺在售的酒店預定,也會搭售“疫情保障(含隔離津貼)”(下稱“隔離險”)。
某酒店搭售的一款隔離險,標價28元/份,稱“因密接被隔離1天賠500元,最長保障8天”,條款顯示,被保險人于保險期間內因在入住酒店內有密切接觸傳染病病例事實,后經國家公告(含省級)顯示該期間景點內有保險合同約定的傳染病確診病例,經省級及以上國家衛生行政相關部門通知要求實行集中隔離,保險人根據本附加險合同約定的每日隔離津貼額按照被保險人的實際隔離天數給付隔離津貼,最長不超過8天。
酒店取消險:有平臺稱自行推出,未與保險公司合作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消費者在某App預定了某家酒店,并花15元買了一份酒店無理由取消險,但因航班臨時取消不得不取消酒店訂單,平臺客服稱酒店要收20%手續費。
記者在某旅游電商平臺搜索了一家酒店,訂單下方可選一份售價15元/份的“取消無憂”,宣稱“訂單隨時無理由取消,手續費全免”。使用“取消無憂”可在生效期內無理由取消酒店訂單并退回房費,由平臺承擔訂單取消后預付款損失。因非用戶原因(如自然災害、政府征用、酒店過錯方等)導致退票,權益未被使用時將為用戶退款,可聯系平臺客服熱線。
與酒店搭售的疫情保障(含隔離津貼)不同,“取消無憂”僅有簡要的產品說明,而并無投保須知和相關承保企業。為此,記者致電該旅游電商平臺客服了解到,“取消無憂”為該平臺自行推出的產品,并未與保險公司合作。
“購買了‘取消無憂’,如果沒有入住,就可無理由取消。因取消酒店訂單的房費損失由我們平臺承擔。而此時購買的‘取消無憂’相當于已經生效,這部分費用不退。”該客服說。
業內提示:保險公司應及時更新隔離險理賠條件
購買隔離險還需注意“等待期”。等待期指自本合同生效日期計算的一段時間,具體天數由保險人和投保人在投保時約定并在保險合同上載明。在等待期內發生本附加險合同保險事故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本附加險合同保險金的責任。如“新冠疫情隔離津貼”等待期為2天,這意味著,保險起期開始后的2天之內,如果發生保險事故是不能理賠的,之后才可以。
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秘書長宋占軍分析稱,酒店取消險主要問題在于購票平臺的宣傳是否全面、明確。“隔離險的問題在于,消費者理解的隔離條件如封控區等不符合保險公司賠付條件。實際上在銀保監會規范隔離險后,隔離險的理賠條件已經較為明確了。建議消費者認真閱讀理賠條件,保險公司也應結合國家最新疫情防控更新隔離險理賠條件。”宋占軍說。
銀保監會發文,規范“隔離”津貼保險業務
早在今年2月,針對“隔離險”存在不實宣傳、理賠困難等問題,銀保監會財險部日前下發《關于規范“隔離”津貼保險業務經營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簡稱《通知》),從六個方面對“隔離”津貼保險業務進行規范。
《通知》要求,公司依法依規開發產品,合理設定責任免除和理賠條件。產品宣傳不得通過欺騙、隱瞞或者誘導等方式,對保險產品的保障責任等重要情況作出容易引人誤解的宣傳或者說明,不得以博取消費者眼球為目的,進行片面宣傳和惡意渲染炒作。銷售過程中應充分履行說明義務,對保險責任、責任免除以及理賠條件等進行充分說明,并依法依規對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和說明。
在嚴格理賠管理方面,《通知》指出,公司要高度重視客戶服務工作,做好相關業務的解釋和后續保險理賠服務工作,對發生保險事故的,應主動做好理賠服務,不得無理拒賠,影響消費者的正常理賠訴求,防止出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等。(記者趙方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