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深入推進服務型制造 促進制造業優化升級

      發布時間:2022-09-27 15:2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羅仲偉、劉樹龍(分別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服務型制造研究院研究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服務型制造基于制造的立場考慮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強調牢牢把握強化制造能力這個根本和關鍵,并通過融合服務、優化服務來推動制造業技術水平和競爭力的提升,是產業融合的一種基本形態,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推進服務型制造對促進制造業優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制造業正在向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新型制造方向升級。在此過程中,單純依賴制造業本身的創新能力已難以完成轉型升級的更高要求,亟須以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科技與信息服務業為支撐,通過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將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嵌入制造過程,推動制造企業從提供單一產品向提供“產品+服務”乃至“制造融合服務”轉變,實現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高效化、高端化和服務化。

        深入推進服務型制造,需要把握全球產業發展和變革的基本趨勢,在大力推廣先進制造技術,發展數字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智慧工廠和工業互聯網的同時,更加重視產業組織方式的變革與創新。尤其需要以全局視野、戰略眼光全面認識服務型制造在新時代產業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既立足當下穩經濟增長保產業安全的現實需要,又在放眼對外開放大局下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宏大目標,把服務型制造作為以產業融合方式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路徑和工作抓手。

        制造業企業開展服務型制造創新性實踐的重點方向

        國內外大量企業實踐表明,在新一代使能技術的支撐與賦能下,通過戰略調整和組織變革,無論是大型制造企業還是中小型制造企業,無論是離散型制造還是流程型制造,無論是工業品生產還是消費品生產,無論是中間產品生產還是終端產品生產,幾乎所有制造行業都存在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制造業企業應主動開展服務型制造創新性實踐,并重點把握以下內容。

        制造業企業開展服務型制造創新性實踐,需要認清規律把握趨勢,勇于突破傳統產業組織的束縛。制造和服務深度融合引領的產業演進與變革趨勢,遍及實體經濟中幾乎全部生產性活動,這為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雖然服務型制造并非產業演進大潮中的新事物,但現實當中敢于放棄傳統工業生產組織對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追求,堅定不移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的制造業企業占比并不高。制造業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的阻礙不僅包括組織剛性、資源和能力約束、環境不確定性等因素,還包括傳統企業發展理念的約束。這就需要企業經營者不斷提升認識,勇于改變傳統經營管理方式,緊緊圍繞終端市場需求,依托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實施以提供全方位融通服務為目標的戰略管理、資源配置、組織方式和業務流程等方面的創新,主動向服務型制造轉型。

        制造業企業開展服務型制造創新性實踐,需要跨產業、跨產品開發新市場。服務型制造是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產物,跨產業、跨產品、跨場景發展是其顯著特征,跨界融合發展、協同的產業組織方式極大擴展了制造企業的生產范圍,打破了由傳統產業分工和技術體系所定義的產業結構體系。企業若想將制造和服務要素融通配置實現交叉重構,必須跨產業、跨產品開發新市場,創造新的價值增長點。沿產業鏈上游,企業可以拓寬研發設計服務、定制化服務等市場;沿產業鏈下游,企業可開辟生產性金融、信息增值服務、代運營服務和遠程運維服務等市場;從全產業鏈入手,企業可拓展工程總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管理、數字化賦能等市場。此外,傳統的生產型企業與客戶的交互界面以交易場景為特征,而服務型制造企業與客戶的交互界面在于功能與體驗相融合的應用場景,強調跨產品應用場景的豐富性。通過創造跨類、跨界產品的應用場景來激活、拉動市場需求,是當前服務型制造企業創新戰略管理和經營策略的重要內容。

        制造業企業開展服務型制造創新性實踐,需要通過創新加快形成新模式、新業態。各類制造業企業在嘗試服務型制造創新性實踐時,應按照產業融合的理念重塑企業核心能力,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和經營業態。例如,依托智能制造突破企業資源邊界和運營邊界,將智能制造與智能服務綜合集成,以信息流、數據流為核心,形成以客戶價值增值為目標的數據采集、挖掘、分析和應用服務,進一步提升制造企業的商業價值。再如,抓住當前全球產業鏈重構的機遇,推動全球產業合作由加工制造環節向面向客戶終端需求的服務環節延伸,積極參與服務型制造國際標準體系的制定工作,通過取得國際認可的服務資質帶動裝備、技術、標準、認證和服務“走出去”,以制造和服務融合的生產方式確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引領地位。

        為促進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營造良好環境

        推動傳統制造業企業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新業態,有利于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各級政府通過產業政策等舉措,在營造氛圍、深化應用、完善標準、健全服務、促進區域合作、加快統一大市場建設等方面不斷加以完善,為制造業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營造良好環境。

        加大與產業融合相關的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推進服務型制造創造條件。產業基礎設施是基礎設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產業發展的共性基礎設施的總稱。與產業融合相關的產業基礎設施主要包括技術性設施和組織性設施兩類。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是產業融合的必要條件,服務型制造的全面實施依賴于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數據算力為代表的技術類新基建的更廣泛覆蓋。與此同時,服務型制造強調產業組織方式的變革,需要建設與其相適應的組織性基礎設施,營造新產業組織條件下的產業發展氛圍,包括能夠形成服務型制造共性技術和公共服務有效供給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園區,以及服務于創新成果轉化和新市場開發的應用場景公共平臺、區域共享制造平臺等。

        著力激發中小制造企業活力,形成國內國際市場相互促進的良好態勢。傳統制造業企業在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的過程中,傾向于小型化、輕資產、分散經營,大量中小制造業企業有望在這一過程中發展壯大。為此,政府應通過產業政策等方式促進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構建新型的“以大帶小、以小促大”協同發展關系,鼓勵大企業將產品和服務融合的產能體系和供應鏈體系向中小制造企業開放,通過技術、設計、流程、渠道、品牌的外溢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并發揮中小企業小而專、小而精、多樣化、靈活化的優勢參與到國際國內經濟循環之中。提供更多針對中小制造企業的應用場景,助力其創新創造成果盡快在市場上打開局面。支持中小制造企業尋求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融合,形成集群式的數字制造和智能制造服務生態系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a人片| 一级一看免费完整版毛片| 羞羞的漫画sss|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特级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jizz中国视频| 日本高清有码视频|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青柠视频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成年人网站| 舌头伸进去里面吃小豆豆|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日本动态120秒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真实的和子乱拍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大色皇大久久大久久| 久久久国产视频| 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 国产xxxxx在线观看| 黄页网址在线观看|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深夜福利gif动态图158期| 四色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日本zzzzwww大片免费| 天天色天天综合| 久久99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老师好大好爽办公室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