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最是雙九秋色好,登高賞菊話重陽

      發布時間:2022-10-08 17:17:00來源: 光明網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10月4日是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人認為“九”為陽數,《易經》中寫道“以陽爻為九”,故將九月九日稱為“重陽”或“重九”。

        《西京雜記》中記載,漢高祖時,宮中在九月九日都會“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可見,一些流傳至今的重陽節習俗,在西漢時期就已有雛形。

        登高佩茱萸:九月九日風色嘉,滿頭爭插茱萸花

        在重陽節有關的詩詞中,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可謂膾炙人口,“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時候,與遠在家鄉的兄弟彼此掛念,寫盡了游子的思鄉之情。

        登高是重陽節流傳至今的民俗之一。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寫道:“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倉王廟、四里橋、愁臺、梁王城、硯臺、毛駝岡、獨樂岡等處宴聚。”晏殊亦有詞云,“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登高遠眺,大雁飛過,勾起詞人無限思鄉之情。

        茱萸是一種味道濃烈的植物,古人認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災、逢兇化吉。宋代宋祁在《九日置酒》中寫道,“溪態澄明初畢雨,日痕清澹不成霞。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

        明代詩人申時行也在《吳山行》一詩中描繪了百姓在重陽節登高佩茱萸的情景,“九月九日風色嘉,吳山勝事俗相夸。闔閭城中十萬戶,爭門出郭紛如麻。拍手齊歌太平曲,滿頭爭插茱萸花。”祥和喜慶的節日氣氛躍然紙上。

        賞菊尋秋韻: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重陽時節秋意漸濃,菊花盛放。曹丕在《九日與鐘繇書》寫道,“至于芳菊,紛然獨榮。非夫含乾坤之純和,體芬芳之淑氣,孰能如此?”從這封信中可知,重陽賞菊習俗由來已久。

        東晉詩人陶淵明在詩文中對菊花的反復吟詠,也對重陽賞菊風氣的盛行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連初唐詩人王勃也有詩云,“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杜牧也在《九日齊山登高》中寫道,“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唐代詩人盧照鄰曾作《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將菊花釀成酒,也是重陽節的習俗之一。《西京雜記》中寫道,“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宋代《東京夢華錄》、明代《遵生八箋》中均有類似描述,體現了先民祈求延年益壽的淳樸心愿。

        值得一提的是,據《舊唐書·王勃傳》中記載,《滕王閣序》就是在重陽節這天寫成的。文中“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寫景名句,將江南秋色描繪得淋漓盡致。

        飲酒品美食:九月登高例吃糕,樓登丹鳳上層高

        說到重陽節飲酒,或許大家都會想到南宋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唐代詩人孟浩然也寫道,“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糕詩酒帽茱萸席。算今朝、無誰不飲,有誰真得。”宋代詞人魏了翁的這首《賀新郎·九日席上呈諸友》展現了重陽節的又一民俗,即吃重陽糕。上文中也提到,九月九日要“食蓮餌”。楊雄《方言》中說:“餌,或謂之糕。”隋代《玉燭寶典》云:“九月食餌,飲菊花酒者,黍秫并收,以因黏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

        唐宋時期,重陽糕做得更有講究。《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汴京在重陽節“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遺送,上插剪彩小旗,摻饤果實,如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肉之類。”呂原明也在《歲時雜記》中寫道,“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曰‘愿兒百事俱高’。”

        清代詩人楊靜亭詩云:“中秋才過又重陽,又見花糕各處忙。面夾雙層多棗栗,當筵題句傲劉郎。”記載了重陽節制作花糕的過程和食材。《上海縣竹枝詞》中也寫道,“九月登高例吃糕,樓登丹鳳上層高,幾家賞菊朋高會,幾供黃花百種豪。”可見重陽節吃重陽糕已成為深入民心的節俗。

        及至當下,重陽節逐漸淡化了古代驅疫避邪的神秘色彩,將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融為一體,讓人感受秋意漸濃的自然風光,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愛老敬老觀念。今天,讓我們體會傳統韻味,感悟先人情思,過一個充滿文化氣息與溫暖親情的重陽佳節。(韋衍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在线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绝世名器np嗯嗯哦哦粗| 国内剧果冻传媒在线观看网站| 三极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亚洲精品一二区|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网| 最新国产在线观看福利| 午夜影院一区二区| 手机看片日韩福利|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成人观看网站a|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最猛黑人xxxx|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男男暴菊gay无套网站| 冬月枫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av一本久道久久波多野结衣| 婷婷伊人五月天|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线看高清|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99热在线免费观看| 扒开内裤直接进|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日本高清乱理论片| 久久婷五月综合|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