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裝鐵拳”
不久前,空降兵某旅一場跨區空降戰術演練在某訓練場打響,一件件重型裝備和數百名傘兵從天而降,直插“敵”要害……作為首個列裝空降戰車的機械化立體攻防作戰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該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始終瞄準強敵對手抓實練兵備戰,不斷強化首戰使用、建制規模使用、全域多方向使用的作戰理念,大抓核心作戰能力建設,全面鍛造遠程空中直達、跨域重裝突擊的空降“重裝鐵拳”。
突破訓練瓶頸
盛夏,空降兵某旅一場進攻戰斗在某模擬訓練場激烈展開,官兵們依托實案場景,圍繞奪控重要目標展開專攻精練,現場硝煙味十足。
“訓練環境與戰場環境相似,戰術背景與戰場情況關聯,這樣的訓練就像打仗一樣!”走下訓練場,該旅某營營長李瑋國感慨不已。
在李瑋國的印象中,以往組織戰術訓練,堆上幾個靶標,指定幾個目標,訓練即可展開。由于訓練環境與作戰地域不夠相似、進攻目標與真實敵情不相匹配,極大地影響了訓練質效提升。
“訓練是戰爭的預演,如果日常訓練與戰場貼得不緊,將來打起仗來勢必吃大虧。”該旅領導介紹,近年來,他們堅持以實案課題為牽引,加大作戰對手研究,積極探索實案場景訓練模式,打通從訓練場到戰場的“最后一公里”。
訓練中,他們對照實案中作戰地域的地物地貌,通過場地位移的方式,將街區、防御工事等典型目標等比例搬到模擬訓練場,組織官兵在實案場景中展開訓法打法研究,逼真的戰場環境和戰術背景讓訓練猶如打仗一樣。
李瑋國欣喜地說,如今的訓練早已不是堆幾個目標、沖幾個山頭那么簡單,而是基于作戰對手的提前預演,每訓一次,就離戰場更近一步。
實案場景訓練模式是該旅堅持以戰領訓、破解訓練難題的一個縮影。為解決兵力投送方式單一的問題,該旅積極探索兵力投送新模式,充分借力社會資源,為戰時高效順暢投送兵力積累了寶貴經驗;為解決夜訓質效不高的問題,該旅在空降兵部隊率先走開“夜訓周”和“夜訓日”訓練模式,部隊夜戰能力得到明顯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該旅著眼新的使命任務,大力推進作戰訓練一體化,數十項制約訓練水平提升的難題得到破解。
作為以傘降和重裝空投方式投入戰場的作戰力量,該旅始終把提升空降空投效率作為戰斗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次演練中,他們按照建制單位實施架次編組,因投放鏈條過長,制約了部隊集結速度。由于空降著陸初期是部隊最為薄弱的時期,如果收攏集結過慢,極有可能遭敵攻擊。
為破解這一難題,該旅組建攻關小組,創造性地提出“分段編組傘降”新模式,新的編組方式雖然解決了投放鏈條過長的問題,但讓空投風險隨之增大。
“風險再大,也要為戰斗力負責!”黨委一班人態度堅決,他們隨即圍繞新的編組方式展開試訓試跳,最終成功運用到空降空投訓練中。
在該旅,像這樣的改進還有不少。據了解,為提升空投效率、降低空投風險,該旅先后研制出中件裝載平臺、雙路離機信號控制器、紅外線水平儀等多型輔助器材,并在尾門雙路離機、高原實裝空投等領域實現突破。
拓展能力譜系
6月下旬,一場跨晝夜集群傘降任務在某空降場展開,千余名傘兵在暗夜掩護下從天而降,成功奪取既定目標。
“跨晝夜傘降對于我們來說已是常態。”該旅領導介紹,現代空降作戰更加注重隱蔽性和突然性,作為遂行特殊任務的特殊力量,必須具備全天候全時域作戰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該旅瞄準全天候作戰能力,不斷深化拓展能力譜系,加大暗夜、拂曉、黃昏等特殊時段傘降訓練力度,部隊全天候作戰能力提升明顯。
2016年夏天,該旅首次整建制赴西北高原駐訓,面對低壓缺氧的環境,無論人員還是武器裝備,均不同程度出現“高原反應”。
“發動機動力下降明顯,火炮彈著點產生偏差,官兵們身體出現不適……”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該旅領導至今記憶猶新,“作為全域作戰力量,如果不能適應作戰環境,能打勝仗就無從談起。”
為了讓人員和裝備盡快適應高原環境,他們一方面制訂抗缺氧訓練計劃,一方面對武器裝備展開效能驗證,收集整理各類作戰數據,并總結出一套適合高原地區的訓練方法。
隨著裝備動力越來越足,火炮打得越來越準,官兵們跑得越來越快,該旅征戰高原的底氣也越來越足。
2020年夏天,經歷調整改革后的該旅再次登上高原。雖然早已沒了4年前的不適應,但新的更大的挑戰隨之而來——完成某國產大型運輸機高原地區空降空投任務。
“海拔高了、機型變了,投放流程、裝載位置都會發生變化。”當這項任務交到自己手里時,作為該旅空降空投領域的“兵專家”,一級軍士長秦揚感到如山壓力。
“新機型高原空投,不僅事關飛機的安全,更是關系到單位新體制下戰斗力建設大局。”秦揚說,他們第一時間圍繞投放流程、裝載位置、牽引傘拋出機構可靠性等展開研究論證,最終成功攻克多項難題。
1個月后,一場空地一體演練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打響,數架某國產大型運輸機成戰斗編隊飛臨空降場上空,傘兵們按照既定方式從飛機上勇敢躍出機艙,而后數輛戰車從飛機尾門呼嘯而出,平穩降落到預定地域。
某國產大型運輸機高原地域空降空投的順利實施,標志著該旅成功突破高原訓練瓶頸,遠程戰略投送能力再上新臺階。
近年來,該旅著眼提升全域作戰能力,先后將部隊拉到高原、戈壁、丘陵、草原等地展開實戰練兵,成功實施不同地形、不同海拔整建制空降空投,積極探索不同地域戰法打法,成為突破不同時段、到達一切地域的“鐵甲天兵”。
強化聯戰聯訓
7月下旬,一場全要素戰術演練在鄂北山區打響,面對復雜“敵情”,空降戰車群在偵察、電子戰等力量的支援配合下,一舉奪取重要目標。
“如今的戰場早已不是單打獨斗就能取得勝利的,我們必須融入作戰體系,發揮聯合作戰優勢。”該旅領導介紹,體制編制調整改革以來,面對新的指揮關系、體制編制和使命任務,他們以參加聯演聯訓為契機,積極融入戰區作戰體系,全面錘煉部隊聯合制勝能力。
打贏聯合作戰體系下的現代戰爭,該旅從打響指揮員思維理念戰開始。他們以指揮員集訓為契機,組織指揮員深學聯合作戰理論、深研聯合作戰機理;結合實案任務準備,按照戰斗編組制訂聯合作戰方案,對照實案特情展開聯合作戰實兵推演,不斷強化指揮員聯的思維、合的意識。
2019年9月,“中部-2019”聯合軍演在俄羅斯奧倫堡州拉開戰幕,這是該旅調整改革后首次融入戰區作戰體系參加多國聯演,其目的就是檢驗新體制下的聯合制勝能力,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為了抓住難得的練兵機會,旅領導帶著參演官兵認真研究任務,細致展開準備。他們通過參與聯合制案、聯合籌劃和聯合兵力行動,深入探索多國部隊、多軍兵種聯合作戰戰法手段。
正式演習當天,參演官兵利用地面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打開的戰場間隙,采取重裝空投和集群傘降的方式,在地面反擊集群右翼實施立體空降,而后對迂回之“敵”展開攻擊,整個聯合行動讓參演官兵收獲滿滿。
載譽歸來,該旅參與聯合實兵行動的步伐再未停止。他們千里拉動至沿海展開聯合實兵對抗演練,整建制機動至草原與多軍兵種展開聯合奪控要點行動……每參加一次聯合行動,融入聯合作戰體系就更深一步,聯合作戰能力就更上一個臺階。
去年8月,該旅部分官兵參加“西部·聯合-2021”演習,并擔負戰役軍團內空降奪控要點任務。
為了充分發揮聯合作戰體系下空降機步力量“跨域重裝突擊”的兵種優勢,他們嵌入聯指相應作戰席位,同步參與戰區聯合制案和聯合作戰行動,并圍繞網系構建、火力支援、情報共享和引導打擊等,積極開展專項協同和編組聯訓。
實兵演練打響后,他們通過與炮兵群、空中作戰群、陸航作戰群等群隊密切協同配合,向“敵”縱深快速穿插,實施圍堵截擊,不僅檢驗了空降戰法打法,也有效地錘煉了部隊聯合作戰能力。
近年來,該旅通過參加聯演聯訓,學習借鑒先進作戰理念,展開聯合籌劃指揮、聯合火力打擊、聯合協同保障等難題攻關,“鐵甲天兵”已然成為聯合作戰體系下的空降“重裝鐵拳”。
夏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裴楠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