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科研院所9家高校6省市!八部門公布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的試點單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11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11月9日,科技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科院等八部門印發《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的通知,針對人才評價“破四唯”后“立新標”不到位、評價方式創新不到位、資源配置評價改革不到位、用人單位評價制度建設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制定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此外,科技部官網發布相關政策解讀,對本次試點工作的改革路徑等問題進行了分析。
《試點方案》中的試點任務包括承擔國家重大攻關任務的人才評價、基礎研究類人才評價、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類人才評價、社會公益研究類人才評價、地方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綜合試點任務等內容。
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的試點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等12家科研院所,清華大學等9家高等學校或高等學校附屬機構。開展試點的地方包括上海市、山東省、湖北省、四川省、深圳市、南京市。
科技部科技人才與科學普及司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本次試點工作以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為目的,以“評什么、誰來評、怎么評、怎么用”為著力點,以“破四唯”和“立新標”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和政策協同為保障,按照創新活動類型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引導各類科技人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
本次試點工作的改革路徑是,著眼更好支撐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推進、使用牽引、協同實施的基本原則,從單位內部和外部環境兩個方面進行系統部署,推進改革試點任務。
單位內部主要從根據不同科技創新活動類型探索新的評價指標、方式、周期、內部制度等進行系統設計;外部環境主要從有關部門推動“三評”改革聯動、構建行業特色的人才評價體系、調整機構績效評估指標、推動落實科研相關自主權等方面部署任務,通過內外協同聯動,探索形成有利于潛心研究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科技部科技人才與科學普及司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本次試點工作的目標是,通過2年的試點,探索形成不同創新活動類型的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科技人才發現、培養、使用、激勵的評價機制更加完善,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長和更好服務國家科技任務的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形成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