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唱“江姐” 紅梅贊歌頌英魂
中新網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73年前的11月14日,是革命烈士江姐英勇就義的日子。73年后的11月14日,中國南北唱響“紅梅贊”,人們在音樂中緬懷革命英烈、追思奮斗征程。
以交響樂致敬英雄
14日晚,著名指揮家譚利華、女高音歌唱家伊泓遠攜手北京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為首都觀眾帶來一場大型交響組曲《江姐》音樂會。
大型交響組曲《江姐》由北京交響樂團委托著名作曲家董樂弦創作,作曲家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文工團1964年的經典民族歌劇《江姐》重新創作。由閻肅編劇,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的歌劇《江姐》,以其眾口傳唱的《紅梅贊》《繡紅旗》《春蠶到死絲不斷》等唱段浸染了幾代人的心靈。董樂弦以歌劇《江姐》令人激越的澎湃旋律、以交響音樂悲壯雄渾的弦管之聲,通過序曲、“巴山蜀水要解放”“革命到底志如鋼”“春蠶到死絲不斷”“喜迎曙光繡紅旗”“接過紅旗打天下”“一人倒下萬人起”“紅梅香飄云天外”8個部分,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重塑革命先烈鮮明感人的藝術形象,以紅色精品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激活年輕一代血脈中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
北京交響樂團團長孟海東表示,“歷史上的今天,也就是1949年的11月14日,是革命英雄江姐英勇就義的日子,今天我們用這樣一種方式,用交響樂來紀念和緬懷革命先烈。”
女高音歌唱家的伊泓遠是歌劇《江姐》中第五代“江姐”的扮演者,多年來演出《江姐》近百場。她說,“這次演出雖然與《江姐》的歌劇版本有所不同,只是用音樂來表達和講述故事,但傳遞的紅色思想感情是一致的,希望能夠讓觀眾們體會到交響樂版《江姐》的無限藝術魅力。”
江姐故里唱江姐
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莉領銜主演,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陳小濤擔任藝術總監的經典民族歌劇《江姐》14日晚在江姐故里四川自貢上演,這也是原版第五代歌劇《江姐》劇組10年后再次來到自貢,同時也是慶祝自貢江姐藝術中心落成的首演。
此次演出的藝術總監、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獲得者陳小濤表示:“十年前,歌劇《江姐》就曾來自貢演出。自貢歷史厚重、英雄輩出,也是革命先輩江竹筠的故鄉。能夠在江姐故里演出紅色經典《江姐》,成為新近落成劇院的首演劇目,這既是紅色經典的傳承,也是精神血脈的賡續。”
值得一提的是,“原版第五代歌劇《江姐》劇組”的絕大多數主演,均參與了2007年歌劇《江姐》的復排,是在閻肅、羊鳴等主創人員悉心指導下得到“真傳”的一代。從國家大劇院首演至今,在10余年間的百余場演出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都確保了《江姐》高品質的藝術呈現。
王莉表示,《江姐》的傳承是代代相傳的使命擔當。她和劇組同仁將以江姐為榜樣,握緊手里的接力棒,用江姐精神傳承好歌劇《江姐》,努力讓《江姐》這部戲能夠始終活在舞臺上,活在人心里。
據悉,民族歌劇《江姐》將在自貢演出至11月16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