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疆特有地方劇種曲子戲何以傳唱百余年?

      發布時間:2022-11-30 15:5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29日電 題:新疆特有地方劇種曲子戲何以傳唱百余年?

        作者 戚亞平 齊琳潔

        每天上午哼著小曲忙完家務,家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紅旗農場的劉淑珍都會簡單打扮一番,然后便和同伴們在微信群里討論、創作新疆曲子戲。

        “每到冬閑,大家都會一起閑聊,你唱一句我接一句地就唱起曲子戲。”劉淑珍說,傳承是重中之重。

        如今,她已接過今年3月去世的老師楊培才的接力棒,成為曲子戲傳承人。

        地方戲曲成國家級非遺項目

        新疆曲子戲俗稱新疆小曲子,是以陜西眉戶、蘭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戲曲為基礎,通過融合新疆各民族的音樂藝術,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具有獨特風格的戲曲劇種。

        其早在清朝末年就開始在天山北坡的今新疆昌吉州和新疆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一帶傳唱,現已有100多年歷史。

        1959年,曲子戲第一個專業劇團“新疆曲子劇團”成立。此后,曲子戲成新疆特有的地方劇種,同時成為國家保護劇種。

        2008年,由新疆兵團申報的新疆曲子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第六師五家渠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成為曲子戲的保護單位。

        豐富的曲調是曲子戲的一大特點,風格多樣的曲調能表現出勞動人民豐富的日常生活,到今天已發展出三十六大調、七十二小調。

        其演出形式十分靈活,分地攤坐唱和舞臺演出兩種,往往是一人分飾多角。地攤坐唱俗稱“清唱”,通常不帶表演動作,不受演出場地限制,無需服裝道具,易學易唱,非常適合在群眾中普及。

        保護、傳承不斷檔

        紅旗農場職工楊培才是新疆曲子戲第四代傳承人,受父輩影響,從小就愛聽曲子戲,十幾歲就學會拉胡琴,生前一直致力于曲子戲的保護和傳承。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為讓這項非遺藝術能以文字和樂譜形式永久流傳,1995年至1997年,楊培才搜集、整理和挖掘本戲越調類32處、平調類38個折子和段子,編纂出《新疆曲子集》。

        在悉心搜集整理曲譜時,1995年,楊培才還和農場職工辛克文一起發起成立新疆曲子戲紅旗農場自樂班,經常帶領戲班30多名演員到各連隊演出,還為鄰里婚慶助興,不斷擴大曲子戲影響力。

        當時,他們每個月都會到連隊演出兩三場,通常都是騎自行車帶上服裝和樂器。表演的傳統曲目《張良賣布》《李彥貴賣水》等,因曲調婉轉動聽、表演形象生動最受歡迎和喜愛。

        楊培才曾說,他要在有生之年將曲子戲很好地保護與傳承下去,源遠流長。

        如今,由曲子戲愛好者組成的曲子戲自樂班廣泛分布在第六師各團場。自樂班通過吸納和培養曲子戲愛好者,不斷擴大曲子戲影響力,是傳播和發展曲子戲的重要力量。

        接續傳承有來者

        劉淑珍自幼聽家人演唱曲子戲,耳濡目染,愛上曲子戲,后跟隨楊培才學習曲子戲,退休后成為新疆曲子戲紅旗農場自樂班的一員。

        “我的大伯、二伯和父親弟兄三人都喜歡曲子戲,每逢過春節的時候,選一個大房子唱曲子戲,我們在炕上坐著看,他們在地上唱曲子戲,看他們化的妝也很好看,特別喜歡曲子戲。”劉淑珍說。

        劉淑珍1951年出生于甘肅酒泉,剛學會走路時來到新疆。“1966年成立宣傳隊,一個生產隊去兩人,就讓我去,唱的紅歌,連唱帶表演。”劉淑珍說,她從小喜歡文藝,在宣傳隊積累了舞蹈功底。

        后來,劉淑珍家在場部蓋了新房,從此開始跟著楊培才學習曲子戲,那時候她已49歲。

        “楊培才老師不辭辛苦給我們教曲子戲,有些曲調不會唱就覺得特別難,我們不想唱,說學不會,他都說不行,曲調不唱就會丟失。慢慢學會之后就覺得不難了。”劉淑珍說,現曲子戲班平均年齡都是70歲以上,沒有疫情時,白天大家各忙各的,到了晚上就來戲曲活動室排練,尤其是在每次活動前,基本每晚都來。

        為吸引更多人加入曲子戲班,劉淑珍通常會聯合社區,通過志愿者下小區表演的形式,讓大家了解曲子戲,平時也會積極參加各類展演,讓更多人看到曲子戲。

        劉淑珍說,現在他們想培養年輕人,便成立了曲子戲志愿服務隊,希望更多年輕人融入到曲子戲當中,共同傳承下去,保護好曲子戲。

        百年曲調傳新韻

        “就我們自身來說,一直努力創新,致力于老調新唱,緊跟時事,不斷創作出新作品。”劉淑珍說,大家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使,認真對待每一次表演,每一次創作,就希望別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丟掉。

        其實,創新早在楊培才生前就已開始。為跟上時代發展,他先后創作《紅旗農場好地方》《歲月如歌譜新篇》等反映農場變化的曲目。

        最近這段時間,劉淑珍和曲子戲愛好者們正在創作有關疫情防控的曲目。

        如今,紅旗農場有專門的曲子戲排練演出場地,成立了曲子戲協會,有了新的傳承人,培養了一批有文化、愛好曲子戲的熱愛者,使曲子戲得到更好傳承和發揚。

        紅旗農場曲子戲班現已有近百名演員,他們經常與烏魯木齊楓葉劇團、吉木薩爾縣曲子戲班等團體聯誼演出、切磋。

        作為地方戲曲,曲子戲深受大家喜愛,久唱不衰、百聽不厭,不管是在公園里、廣場上,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曲子戲表演,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兩句。這種貼近生活的戲曲已成當地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傍晚,勞作一天的人們,坐在小院的葡萄藤下,唱著婉轉悠揚的曲子戲,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新疆曲子戲,見證了古絲綢之路北道這片熱土上各種文化的交流融合,見證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發展,也見證了新時期當地推動文化發展的自覺、自信、自強。(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手机看片国产福利| 日韩影视在线观看| 四虎网站1515hh四虎| 2019国产麻豆剧传媒视|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91欧美在线视频| 日本福利视频导航|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站| 嫩BBB槡BBBB槡BBBB|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调教奴性同桌h|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级毛片 |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青娱乐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久久免费公开视频| 男女之间差差差| 国产一级黄色网|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97|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亚洲欧洲高清有无| 跪在校花脚下叼着女主人的鞋|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字幕综合网| 欧美日韩免费大片| 四虎精品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小猪视频app下载版最新忘忧草b站|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男男动漫全程肉无删减有什么| 国产最新在线视频| www.激情小说| 日韩激情淫片免费看|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电车痴汉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