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發現人基因組內休眠古病毒可促衰老
“人基因組中有8%的‘化石’序列整合自古病毒基因的,我們首次發現它的活化能誘發衰老?!?月8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研究還證明抑制這些基因的“復活”,能延緩組織和機體的衰老。相關研究在線發表在《細胞》雜志上。
百萬年來,人類免疫系統積極應對病毒入侵,將其整合到人基因組中由宿主細胞的遺傳調控系統接管,協同進化。隨著年齡增長,遺傳調控“疏于職守”,古病毒基因元件可逃脫監管被喚醒活化,導致衰老。
為了找到古病毒基因被喚醒的機制,研究團隊在自建的不同衰老研究體系中,如兒童早衰綜合征、成年早衰綜合征等,開展了“摸底式”的轉錄、甲基化的異常研究。憑借高通量鏈特異性轉錄本測序、全基因組DNA甲基化測序、免疫電鏡等多個學科的交叉技術,一步步縮小范圍,最終精準鎖定古病毒活化的“源頭”。
劉光慧介紹,衰老細胞中致密的DNA包裝方式變得松弛,這導致了古病毒基因的轉錄激活,而且翻譯出了病毒蛋白,還包裝成為病毒顆粒。
更為意外的發現是,這些病毒顆粒能夠在器官、組織、細胞間有效傳遞并放大衰老信號,最終使得周圍的年輕細胞因受“感染”而老化。
弄清機理后,團隊繼續探尋抑制病毒的方法?!拔覀兪紫瓤梢岳没蚓庉嬍侄螌⒐挪《净驈突畹恼{控元件沉默?!眲⒐饣劢榻B,通過整個潛伏、復活、細胞間傳遞等不同環節的解析,研究人員開發出更多的抑制策略,靶向逆轉錄酶的小分子藥物、靶向病毒包膜蛋白的中和抗體等技術也可以延緩組織或機體衰老。
該研究創造性地提出了古病毒復活介導衰老程序化及傳染性的理論,運用分子成像、病毒學、免疫學、化學生物學和分子病理學等前沿交叉技術動態捕獲“復活”過程,為衰老的程序化、級聯放大和可干預性提供了全新的理論依據。(記者 張佳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