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兩會觀察|從地方兩會看應對老齡化社會新舉措
新華社記者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人口規模擴大,如何讓“銀發族”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愈發成為社會關注話題。在近日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多地出臺舉措,代表、委員建言獻策,努力解決老年人的難題。
正午時分,天津市河東區鶴童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飯香撲鼻,不少老人正在用餐。“我們引入專業化餐飲團隊,將老年人所需的營養元素融合在飯菜中,還為居家老人提供配送餐服務?!碧旖蚴腥舜蟠怼⒛祥_區鶴童老年福利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馬丹說,近年來天津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成效顯著,綜合體包括日間照料、休閑活動、老年人食堂等多個板塊,能夠將服務觸角延伸到老年人床邊,讓他們真正享受到“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帶來的生活便利。
民以食為天,圍繞老年人的用餐需求,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福建將新增300個長者食堂、50個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構建城市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過去五年,多地將老年人的“食事”辦成“實事”。天津市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站)達到1357個、“老人家食堂”達到1701家;福建省建成長者食堂(助餐點)1474個,其中已有31個市(區、縣)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
農村養老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和短板,今年地方兩會上,這一話題備受關注。
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四川將更大力度解決“一老一小”問題,完善農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
福建省人大代表、民盟福建省委會副主委歐陽松應建議,加大對農村互助養老資源的培育和輸送,將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共建農村互助養老多元經費籌集機制。
近年來,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姜后村的留守老人們還上起了“家門口的學?!?。在社會組織幫助下,“鄉村樂齡學堂”定期邀請志愿者為老人帶去糖尿病預防、智能手機使用等課程,老人們不僅學到有用的知識,還發起了朋友圈。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面對快速增長的老齡人口,多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作出“適老化改造”部署。
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天津將基本建成四級養老服務體系,對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銀發經濟,推動智慧健康養老,優化孤寡老人與失能老人服務,加強公共環境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環境建設。
“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作為扶老助殘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保障老年人以及全社會成員參與社會生活權益、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具有重要意義?!备=ㄊ∪舜蟠?,民進福建省委會原副主委張蘭說。
嚴寒冬日,暖陽照進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撫順社區的排練室,幾位年過六旬的阿姨精神飽滿,正在聲情并茂地排練歌曲?!皳犴樕鐓^60歲以上老人占到三成左右。近年來,社區為老年人在樓道里安裝折疊椅、在家里免費安裝洗手間扶手,大大方便老年人。”撫順社區黨委書記郝麗影說,社區進行的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改變了老人的生活環境,更改變了精神面貌。
老有所樂,需要居有所安。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各省還規劃了老舊小區改造藍圖,福建省提出,深入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改造提升 2580 個老舊小區,積極推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四川省提出,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5200個、棚戶區6.7萬套,加裝住宅電梯4500部。(記者吳劍鋒、劉惟真、吳光于、楊思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