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價值發明專利實現量質齊升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道】
光明日報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袁于飛16日從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21.2萬件。其中,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為328.0萬件。這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超300萬件的國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2.4萬件,同比增長24.2%,占發明專利有效量的比重超過四成。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也顯示,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2022年我國全年授權發明專利79.8萬件,實用新型專利280.4萬件,外觀設計專利72.1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7.4萬件。
據介紹,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有效商標注冊量為4267.2萬件;我國累計批準地理標志產品2495個,核準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7076件;全年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發證9106件,累計發證6.1萬件。
“2022年,國內企業創新活力不斷增強。”胡文輝說,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35.5萬家,較上年增加5.7萬家,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32.4萬件,同比增長21.8%。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51.2萬件,占國內企業擁有總量的65.1%,較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
據介紹,我國數字領域技術創新日益活躍。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統計,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信息技術管理、計算機技術等數字技術領域有效發明專利增長最快,分別同比增長59.6%和28.8%。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授權量為32.5萬件,同比增長17.9%,專利儲備不斷增強。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惠及更多中小微企業。”胡文輝介紹,2022年全年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首次突破4000億元,連續三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惠及企業2.6萬家,其中70.5%為中小微企業,為其應對疫情沖擊和平穩健康發展帶來了“真金白銀”。
另外,2022年國外在華知識產權數量穩步增長。截至2022年年底,國外在華發明專利有效量達86.1萬件,同比增長4.5%,涉及國外企業5.8萬家,較上年增加0.2萬家。國外在華有效注冊商標203.0萬件,同比增長5.9%。知識產權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作用持續顯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