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疫情穩步下降 背后是這樣一張防護網
2023年春節是實施“乙類乙管”措施后的第一個春節,疫情防控牽動著許多人的心。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春節期間,防控工作平穩有序,“乙類乙管”措施落地見效。目前全國整體疫情已進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穩步下降態勢。
春節期間,全國范圍內尤其是我們擔心的廣大農村地區為什么沒有再次出現感染高峰?
本輪疫情在春節前基本已實現“三個過峰”,即渡過了發熱門診高峰、急診高峰和重癥患者高峰。據疾控中心分析,本輪疫情在去年12月下旬達到高峰,其后不斷下降,各省走勢基本相近,城鄉也基本同步。門(急)診人數、在院重癥人數、在院死亡人數均呈現下降趨勢,至今年1月下旬全國整體疫情已降低至較低水平,醫療救治壓力進一步放緩。
尤其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扛住了壓力。春節期間,發熱診室診療量處于低位,初一診療量最低,隨后有所回升,但仍低于節前診療量,減少40%左右,與12月23日的峰值相比下降94%。1月27日,基層機構普通門急診診療量203.6萬人次,與節前1月20日相比減少近三成。從一連串數字中不難發現,春節期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整體運行穩定,能夠滿足群眾就診需求。
當前,我們仍在筑牢免疫屏障。實施“乙類乙管”措施后,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數場發布會部署任務,相關部門持續做好服務保障。春運啟幕后,廣大醫務人員和各行業工作者堅守崗位、夯實防控。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通過五級書記抓防控持續壓緊壓實責任,緊盯重點人群和重點地區,加快推進在醫療資源、藥品等方面補短板,以及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引導,共同織密了農村地區的疫情防控網。
春節假期未出現明顯反彈,未發現新的變異株輸入,說明本輪疫情已近尾聲,但不代表新冠病毒徹底消失。當前新冠疫情還存在不確定性,不能掉以輕心。
眼下春運尚未結束,各大車站、機場“人人人人人”的場景也見證了返程的火熱,做好人員密集場所的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個人防護依舊重要。農村仍然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群眾的就醫用藥需求、重點人群的健康監測等還需要格外關注。與此同時,隨著出入境人員增加,疫情流行趨勢和病毒變異等情況具有不確定性,仍需持續開展監測。
春節黃金周,出行、旅游、消費、娛樂等領域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這是一個節點,也是一個信號,再次說明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且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
近三年來,我們對新冠疫情嚴格實行“乙類甲管”,是正確的選擇,經受住了多輪病毒變異的沖擊,最大限度降低了重癥率和病亡率,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實施“乙類乙管”贏得了寶貴時間。
晴天修瓦,雨天不慌。現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層面仍然錨定“保健康、防重癥”目標,個人則還要繼續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如此才能促進疫情平穩可控,給經濟回暖升溫以空間。曙光就在前頭,堅持就是勝利,只要我們頂住壓力、練好內功、站穩腳跟,定能延續春節期間“開門紅”,力保全年發展“滿堂彩”。
(熱評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