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大秦重載列車的司機:一頭連著家 一頭連著國
春節,是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千家萬戶闔家團圓的日子,但這個概念對于大秦線上的重載列車司機來說,別有一番滋味。
這個春節前夕,我跟著司機王楠的車,一路穿越風雪,從煤都大同到渤海之濱,真切體會到一名重載列車司機所承擔的責任和壓力。登車、關門、手機停用……車廂內外徹底隔絕成了兩個世界,車內的人只有一個念頭,“開好車”。
大秦鐵路,是中國首條雙線電氣化重載運煤專線,24小時不間斷運營,平均每12分鐘就開出一列滿載煤炭的萬噸重載列車,如同一條流淌的“煤河”,日夜不息。
這些煤炭將為全國6大電網、5大發電集團、10大鋼鐵公司、380多家主要電廠和6000多家工礦企業供應生產用煤,還為20多個省份送去光明和溫暖,是中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重要能源通道。
當人們驚嘆于重載列車的雄偉外觀、恢弘氣勢時,時刻堅守在大秦線上的這群人更值得關注。對王楠而言,千里行車,須嚴格執行300多項標準化操作流程。每一段鋼軌、每一項數據、每一個手勢、每一個信號都必須爛熟于心、絕對精確。
多年來,每當冰雪災害、迎峰度夏、煤炭供應緊張、電煤告急之時,王楠和同事們始終沖在保運輸、保供應的最前線,守護著萬家燈火,讓百姓家中更有“煙火氣”。
每逢關鍵時期,王楠總是睡不安穩,“一門心思只想著開好車、多開幾趟,做夢都想”。
從學員、副司機、司機,再到兩萬噸列車主控司機,一路走來,37歲的他已駕馭著這條鋼鐵“巨龍”穿山越嶺13年,安全行駛60萬公里。實際上,像王楠一樣,具有駕駛這種重載列車資格的司機全國僅有600多名。
相對于精準的操作,重載列車司機的睡眠尤顯“寶貴”,他們要在不分白天黑夜的情況下,依照運輸任務排班,調整好工作和休息時間,非常辛苦。
正是他們,讓大秦重載列車在653公里重載鐵軌上,不舍晝夜安全奔跑了30多年,跑出了“大秦人”不畏辛勞、不懼挑戰、不負重托的精氣神。正如王楠的師傅所說:“開重載列車不敢有半點馬虎,因為一頭連著家,一頭連著國。”
值得欣慰的是,經過多年“奔跑”,大秦線傳承、歷練出一批活躍在一線的后備優秀青年火車司機隊伍,他們匯入國家能源供給的“大河”,為中國經濟“輸能”源源不斷地貢獻青春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志中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