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多地開展新冠抗體檢測?官方釋惑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2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目前,多地公布開展新冠抗體檢測服務,在今天下午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陳操對此解釋道,抗體檢測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各年齡組、城鄉人群特異性抗體水平,尤其是中和抗體的水平,從而了解人群的“免疫本底”。
健康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后,或者接種了新冠疫苗以后,在體內會留存免疫應答誘導的抗新冠病毒的抗體,包括結合抗體和中和抗體。抗體檢測其實是基于嚴謹實驗設計的隨機樣本抗體檢測,又稱為血清學調查。
據了解,北京市近期將開展人群血清抗體調查。該調查計劃于今年2月至3月完成,采取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調查方法,從16個轄區和經開區中選取約5000名社區人群,進行問卷調查和血清學標本采集。
調查表的內容包括調查對象基本信息、核酸和抗原檢測情況、發病就診轉歸情況、疫苗接種情況等信息。該研究將為優化資源配置和新冠防控提供參考。
2月3日,湖南疾控發布通知:自2月7日起,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體檢測服務,檢測費用為32元,有需求的市民可到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門診部二樓導診臺現場預約,即時抽血進行抗體檢測,每日限號100人。
此外,深圳、西安等地的一些醫療機構也發布了開展新冠抗體檢測的通知。
陳操表示,了解人群的“免疫本低”,有助于估算全人群抗新冠病毒抗體的水平,推算出人群的感染水平。通過血清學調查,還可以獲得對不同變異株的交叉保護的水平,分析免疫持久性。通過這種血清學的調查,可以為國家的免疫策略和防控策略的調整提供數據支撐和科學依據。
血清學調查適用的人群一般包括以下幾類:一是尚未接種疫苗,但是也沒有感染的人群,用以估算隱性感染水平;二是接種了疫苗但是沒有感染,用以估算疫苗接種后抗體的水平;三是近期感染康復后的人群,用于估算抗體持續水平和接種加強針的時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