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鏈條打擊倒號賣號亂象,嚴查“醫販勾結”腐敗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徐菱駿報道江蘇省南京市集聚了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東部戰區總醫院等20余所三甲醫院,醫療資源豐富,輻射范圍廣,是江蘇省乃至全國重要的醫療中心。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南京市各大醫院不少專家號源被“號販子”壟斷。過半熱門專家號被囤積,一個幾百元的專家號倒手最高可賣上萬元,倒號團伙年獲利達百萬元……“號販子”借助非法軟件大肆搶號、加價倒賣,嚴重擾亂醫療秩序,群眾和醫務工作人員對此深惡痛絕。
緊盯群眾“掛號難”問題,江蘇省紀委監委深入開展調研,深挖“號販子”頑疾背后成因,推動公安、衛健等職能部門協同開展醫院“號販子”問題專項整治,全鏈條打擊非法搶號倒號行為,嚴查“醫販勾結”腐敗,推動堵塞掛號系統漏洞,完善掛號就醫相關制度規范,構建長效治理機制,保障群眾就醫需求,讓百姓病有所醫、病有良醫。
聚焦群眾掛號痛點,深入開展調研,全面摸清“號販子”倒號賣號運作流程
王紅是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青陽街道居民,為治療女兒眼疾,她每隔3個月都要到江蘇省人民醫院復診。“300元一次的專家號我從來沒自己掛上過,只能花900元從黃牛那買,一年要多花2400元。”這筆錢,對工薪家庭來說不是小數目。
王紅的遭遇不是個例。去年下半年,江蘇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加強日常監督、督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項過程中,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對接,發現群眾反復投訴“號販子”問題,且長期得不到解決。“有的群眾直言,自己連續兩個月定點搶,都沒掛上號。而通過網絡上的‘號販子’加價付款,幾分鐘就掛上了想就診的專家號。”江蘇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分析研判相關問題線索后,江蘇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隨即成立調研組,深入南京市內各重點醫院了解情況。經過蹲點摸排、明察暗訪、數據分析等,調研組迅速掌握了長期盤踞南京醫院的“號販子”團伙基本情況,摸清了“掛號難”問題的形成機理和“號販子”倒號賣號的主要手法。
“‘掛號難’主要指掛專家號難,想掛知名專家號,更是難上加難。”調研組工作人員介紹,正常情況下,患者可以提前1至7天,在門診窗口或者網絡服務平臺預約掛號,但受困于“號販子”爭搶和囤號,普通群眾很難通過正常渠道掛上緊俏的專家號。
調研發現,“號販子”主要通過利用非法軟件打時間差搶號、用患者身份直接搶號、找醫療人員臨時加號三種方式,爭搶霸占專家號源。
“號販子”張某團伙,曾在一天里,利用非法軟件自動訪問并在南京某醫院刷號17.25萬次。據部分團伙成員交代,有的同行作案手法更“先進”,直接侵入醫院掛號系統提前鎖定號源。“可想而知,普通患者即便全家上陣、不眠不休刷號,也不會是他們的對手。”調研組工作人員表示。
真患者掛不到號,“號販子”卻將掛號做成了買賣,“寄生”“吸血”,賺得盆滿缽滿。記者了解到,“號販子”易某,一年時間里囤積銷售南京某醫院專家號2962單。按照每個號加價200元銷售的保守情況計算,僅靠販賣這一家醫院的號源,易某就可獲利59.2萬余元。
“近年來,黨和政府為減輕群眾看病負擔大力推進藥品耗材集中采購,為群眾節省了許多醫療開支。但‘號販子’的猖獗行為嚴重侵蝕了患者的獲得感,嚴重影響了醫患關系。”江蘇省人民醫院紀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分級分類推動職能部門整治“號販子”亂象,一批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浮出水面
“上游搶號囤號,下游線上線下攬客賣號,賣不掉的號臨期全額退款……從調研結果看,‘號販子’組織化特征明顯,人員多樣化、職業化,有較完整的利益鏈。”江蘇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號販子”的業務范圍已從搶號倒號擴大到安排患者插隊住院、提前治療等事項,已成一定規模,有坐大成勢之態。
整治“號販子”亂象是系統工程,斬斷倒號賣號利益鏈條必須開展全鏈條打擊。
2022年8月,江蘇省紀委監委梳理調研情況,形成專項報告,與派駐省公安廳紀檢監察組、省衛健委紀檢監察組等共同分析研判,推動相關部門組建專案組,開展醫院“號販子”問題專項整治。
專項整治開展以來,江蘇省紀委監委分管領導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工作,督促公安、檢察、法院等司法機關加強統籌協調,共同會商開展刑事打擊、查處腐敗等重點問題。
持續跟蹤問效下,專案組在3個月時間里,搗毀了4個長期倒賣熱門專家號牟利的違法犯罪團伙,抓獲40名涉案嫌疑人。
在督促相關部門嚴厲打擊“號販子”的同時,江蘇省紀委監委指導省、市衛健部門派駐紀檢監察組和在寧各大醫院紀檢監察機構,深挖潛藏在醫院的“內鬼”,嚴查快處“號販子”背后“醫販勾結”腐敗典型問題。
“一些‘號販子’曾是醫院保安、醫助等勤務工作人員,他們通過利益輸送,腐蝕曾經熟識的院內工作人員。”記者了解到,早在前期調研摸底時,不少“號販子”為了讓暗訪人員相信他們有能力提供號源,毫不諱言“自己外有技術人員搶號,內有醫護人員關照”。
幫“號販子”臨時加號收取好處;糾集“號販子”和社會閑散人員組建微信群,向他們提供代掛號、代辦住院手續等有償服務……隨著專項整治工作逐步深入,一批醫院工作人員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相繼浮出水面。截至目前,本輪專項整治中已有19名醫院工作人員因收受“號販子”好處、回扣等問題接受紀檢監察機關審查調查。
聚焦斬斷倒號賣號利益鏈條,專項整治成果初步顯現。目前,南京各大醫院門診退號率顯著下降,專家號“售罄”時間明顯延長。記者點開江蘇省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預約掛號窗口,發現曾被反映“10秒鐘就搶不到”的某熱門專家號,放號15分鐘后仍可以掛到。王紅也向記者展示了她掛號成功的信息提示,“這下好了,省下來的費用都夠我們娘倆來回的車費和食宿了。”
深挖“號販子”頑疾背后成因,推動落實整改舉措,構建長效治理機制
“號販子”猖獗亂象投射的是醫療機構監管失序,暴露的是醫療系統日常管理中的機制性梗阻和制度性漏洞。整治工作不能僅停留在解決“掛號難”表面問題。江蘇省紀委監委在推動開展“醫販”同查的基礎上,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深挖“號販子”頑疾深層次成因,精準監督,靶向施治,推動系統整改,構建長效治理機制。
“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存在漏洞,給‘號販子’倒號賣號提供了機會。”專案組工作人員介紹。
針對上述情況,江蘇省紀委監委進一步推動該省衛健部門會同公安機關,組織專業技術力量,對南京多家重點醫院醫療信息系統開展全面安全攻防檢查,梳理出一批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
就“號販子”利用線上平臺發布信息招攬病患問題,江蘇省紀委監委指導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推動職能部門加強對網絡平臺管理,清除“號販子”攬客渠道;督促醫院紀檢監察機構在醫院網站、微信公眾號、客戶端等預約掛號平臺加大對嚴禁搶號、囤號、倒號違法行為宣傳力度,引導患者通過正規途徑掛號;推動公安、衛健、醫院等完善聯合懲戒機制,對“號販子”露頭就打。
“收取患者‘好處費’雖然是個人行為,但損害的卻是整個醫院形象。醫院不會姑息,希望你能如實說明問題……”近日,江蘇省人民醫院在嚴肅處理一起臨聘人員通過“號販子”收取患者“好處費”問題后,及時在全院以案示警、以案說法,教育引導醫院工作人員嚴守紀法底線。
江蘇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開展專項整治,深挖醫療系統腐敗行為,并及時通報曝光典型案件、分層分類開展警示教育,不斷強化醫療系統行風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