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麥田“新科技”大顯身手!

      作者:張勤 梁麗娟 蔣樹林 楊瀅 馬敏杰 楊偉東 發布時間:2023-03-20 16:08: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大顯身手,今年的春耕生產更有看頭。來看記者在江蘇的春耕一線調研。

        “星”眼觀苗情 高分衛星遙感觀測麥田長勢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江蘇小麥播種常年在3500萬畝左右,相當于320萬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總和。要完成這么大面積麥田的苗情監測,我們的科研人員有了新的探索。我們來看,我身后就是江蘇省農業農村大數據指揮中心,通過大屏幕,麥田田苗情一目了然。依托于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南京國家農創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農田信息采集實現了全年不間斷的遠程操作。

        江蘇省農業農村大數據指揮中心春耕服務專班 楊文治基于衛星遙感監測到的長勢數據和苗情反演的算法,我們可以對全省每一個冬小麥地塊的苗情進行評估。在圖中我們按照綠色到橙色分成了四個級別,分別代表旺長苗、一類、二類和三類苗,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全省整體范圍長勢還是不錯的。

        通過衛星獲取的數據,我們如何來判斷苗情呢?專家介紹說,核心就是依靠高分衛星的空中拍攝和傳感技術。

        植物從小到大全生長過程中,葉綠素含量會逐步積累,所以葉綠素含量是判斷農作物長勢好壞的重要參考依據。由于葉綠素對近紅外波段有特殊反應,因此衛星的紅外傳感器通過接收葉綠素的光譜反射拍攝,形成近紅外衛星影像,從判斷植物葉綠素含量的多少,進而評估植物生長情況。而且由于衛星日行萬里,所以可以更大面積地進行全面評估分析,避免人工調查的誤差。

        江蘇省農業農村大數據指揮中心春耕服務專班 楊文治目前我們可以提供全省每8天一次的冬小麥長勢監測數據,在地圖中顏色越淺越靠近綠色的,說明長勢越好。除了冬小麥長勢監測之外,我們也提供針對油菜、水稻等多種作物的長勢監測功能。

        記者: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什么?

        江蘇省農業農村大數據指揮中心春耕服務專班 楊文治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田間實時的一個畫面,從這個左下角我們可以了解到當前溫度、濕度等影響農業生產的氣象要素,這些數據怎么來的呢?依托于我們布設在田間的很豐富的物聯網設備,比如說小型氣象站。

        “氣象站”立田頭 農業氣象觀測網越織越密

        在農業生產中,田間氣象站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記者跟隨江蘇省農業農村大數據指揮中心春耕服務專班先后來到位于浦口區、江寧區以及六合區的項目區,這幾個項目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建有小型田間氣象站。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我來到戶外的第一感覺是外面風還是挺大的,其實從早上到現在風力一直在變,早上是5~6級,現在感覺要好一些,應該是2~3級。那么像這樣的風力變化,對我們正處在拔節期的小麥來說又有什么樣的影響呢?我們來看一下,在這個麥田旁邊就有一個田間氣象站。

        江蘇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 羅佳這個風對小麥的生長沒有多大影響,但是對于拔節期的小麥施肥跟打藥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這個時期不宜進行施肥、打藥。

        氣象千萬變,十里不同天。如今,有了田間氣象站對農田環境溫度、濕度、雨量、光合有效輻射等氣象要素的自動監測,農業生產中的施肥打藥、病蟲害防治、農作物灌溉也就有了更多科學依據。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駿圣農業合作社負責人 殷宏寶這個氣象站都是通過一定的傳感器數據來反映農田里面的情況。這個就是我們田間的一個獨立的傳感器,環境監測系統的一個傳感器。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馬鞍街道泥橋村村民 竺傳斌傳感器它是測這一片苗情的,蟲害、土壤濕度等各方面都及時跟蹤。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目前我國農業氣象觀測站網越織越密:70個農業氣象試驗站、653個農業氣象觀測站、2700余個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組成的現代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已經覆蓋全國。

        麥田守望者 新農人帶來農業發展新機遇

        麥田里的新技術,既改變了原有的種植方式,也吸引了更多的新農人返鄉創業。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累計達1220萬人,成為一支興農生力軍。

        在南京市浦口區蘭花塘高標準農田,小麥生長到了拔節期,在這里開展飛防作業的是一位90后的新農人。

        記者:這個機器在空中噴藥會不會不均勻?

        南京市浦口區谷滿滿合作社負責人 邵立昌那不會的,作業航線都非常均勻,而且定位誤差都是厘米級的,不像我們過去自己打藥都是憑感覺的,這個肯定比過去先進很多。

        眼前的這位90后新農人不僅是個“技術控”,還懂經營、會管理。邵立昌原本在城里打拼做生意,這幾年農村發生的變化,吸引他返鄉創業。

        記者:這個投入肯定也不小,錢是從哪兒來?

        南京市浦口區谷滿滿合作社負責人 邵立昌:我們這個是自己籌的,然后國家財政補貼我們買的這個飛機。國家鼓勵我們年輕人從事農業,也有很多政策幫扶,賺的比外面打工稍微強一點,平時也能夠自由一點,能照顧到自己的家庭。

        麥田里的新變化也給當地農民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王敏,來自浦口區永寧街道大橋社區,她現在的職業是飛手。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谷滿滿合作社飛手 王敏:一畝地有的時候要是打藥的話,大概幾十秒就飛過去了,撒肥的話大概兩分鐘。

        記者:農民現在種地用秒和分鐘來計算了。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谷滿滿合作社飛手 王敏去年第一年干活,我作業了4萬畝,我很驕傲。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開展農村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提高培訓實效。江蘇提出到2025年,將新培育高素質農民75萬人,布局一批農業科技、創業、教育融合試點,讓“新農人”奔跑在農業發展的“新賽道”。

        (總臺央視記者張勤 梁麗娟 蔣樹林 楊瀅 馬敏杰 楊偉東 浦口融媒 六合融媒 江寧融媒)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做床爱无遮挡免费视频|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免费视频| 伊人狠狠色丁香综合尤物| 顶级欧美色妇xxxxx|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亚洲成a人片77777群色|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捅|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99热综合在线| 怡红院免费的全部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欧美乱大交xxxxxbbb|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AV色欲果冻传媒|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GOGOGO免费观看国语| 成人漫画免费动漫y|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欧美性xxxxx极品人妖| 亚洲色图古典武侠|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片在线播放| 黄床大片免费30分钟国产精品| 国产特黄特色一级特色大片| 12至16末成年毛片高清|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992人人tv| 夜夜偷天天爽夜夜爱| bt天堂在线www最新版资源在线| 富女玩鸭子一级毛片| 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三区音频| 放荡白丝袜麻麻|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日韩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av| 明星造梦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乱大交xxxx|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