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我國發生4次沙塵天氣過程 較往年偏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若一)記者從國家林草局獲悉,進入3月份以來,我國共發生了4次沙塵天氣過程,包括2次揚沙天氣過程、1次沙塵暴天氣過程和1次強沙塵暴天氣過程,較去年同期(2次)偏多,較近20年同期(3.3次)也偏多。
3月19日—22日發生的強沙塵暴天氣過程,主要起源于蒙古國南部和我國新疆南部,影響范圍較大,強度較強。主要影響了新疆、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陜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15個?。ㄗ灾螀^、直轄市)1212個縣(市、區、旗),受影響土地面積約36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6億人。其中,新疆若羌、甘肅張掖、內蒙古二連浩特、吉林白城等局地出現強沙塵暴。
據國家林草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近期發生沙塵天氣的主要成因有三個,一是頻繁的冷空氣產生的風力較大,多地瞬時風速超過20.8米/秒,陣風達到9級以上,為沙塵天氣發生提供了動力條件;二是2月下旬到3月上旬蒙古國和我國西北地區等沙塵源區氣溫偏高,其中內蒙古大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中部、山西北部、陜西北部局部、寧夏北部局部等地氣溫偏高1—2℃,不穩定的空氣狀態提供了熱力條件;三是2022年蒙古國南部植被生長狀況與2021年和近20年平均狀況相比均偏差,前期我國沙塵源區降水偏少,土壤墑情偏差,特別是華北北部、內蒙古東部、新疆東部降水量偏少明顯,植被生長狀況偏差,加之目前植被尚未返青,地表條件不利于抑制沙塵天氣發生。
為此,國家林草局啟動了24小時動態監測,采取衛星遙感監測、地面觀測、信息員上報實地信息等多種手段予以密切關注。同時,先后與中國氣象局相關單位、北京市氣象局進行滾動會商,研判發生發展趨勢,并將會商研判結果及時向相關地區發送,提醒下游地區做好防范。此外,第一時間通過沙塵暴災害應急處置管理平臺、工作微信群、官方網站等向北方地區相關省區林草部門發送沙塵暴預警信息,組織信息員及時收集和報送各地沙塵信息,掌握沙塵天氣發生發展的實時情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