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推動廣東海南雙向發展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省考察調研,4月10日他首先來到湛江市,先后考察了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片區、徐聞港、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了解當地發展海洋漁業、加強紅樹林保護、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推動廣東海南相向發展、優化水資源配置等情況。其中,“推動廣東海南相向發展”的重要提法令人矚目。與此呼應,在去年,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課題組受委托形成的《打造湛江與海南相向而行先行區——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研究》的報告中,對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以下均稱“特別合作區”)的現實需求、目標與任務、重大項目、政策與體制創新等內容,展開了深入研究。
特別合作區首期工程近期已經開工,未來3至5年將聚焦于50平方公里的核心區,重點布局臨港經濟中心、中央商務區、濱海國際旅游示范帶,突出產城融合、先進制造、未來產業。特別合作區是廣東和海南相向發展的關鍵之舉,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兩大國家戰略協同推進的要沖之地。
回首改革開放史,1988年,海南從廣東省析出成立海南省,并成立了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30多年來,廣東和海南兩地“分家不分心”,始終緊密合作交流,做到雙向奔赴、共同發展。湛江地處我國大陸最南端,上有粵港澳大灣區,下有海南自貿港,是兩大國家戰略的有力支撐,是廣東海南兩省聯動發展的先行區。目前,湛江正在加快建設廣東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
要做到高質量推動廣東海南雙向發展,需要從大灣區與自貿港、經濟特區之間、產業協同、民間交流等方面著力推進。首先,要站在國家高度看待兩地雙向發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貿港建設,都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兩大戰略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與夢想,二者的互動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建成國內統一大市場的重要探索和重大推力。接下來,大灣區和自貿港要聯手共同開發東盟等海外市場,深化改革加大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鼓勵與支持兩地企業最大程度利用好“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
其次,要加強經濟特區之間的緊密合作。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也是對外經濟交流最為活躍的地區。深圳作為實力強勁的經濟特區,海南作為面積最大的經濟特區,一直以來二者在互鑒互學中共同提升。未來,海南更要利用好深圳的產業和創新優勢,比如可以在深圳建設“科創飛地”來提高海南科技水準,即建立“離岸孵化器”“離岸創新中心”等載體來充分運用深圳的科創資源和國際化實力。
第三,廣東海南兩地之間的產業協作空間巨大,尤其是海南成為自貿港之后,廣東迫切需要借助自貿港政策助力企業高水平發展,助力“雙循環”暢通。在海南封關運作之后,廣東企業尤其是有實力的科技企業要利用好更加自由便利的貿易投資政策,即最大限度地擴大資源配置的范圍和機會,比如可以在海南開展“離岸研發”和“離岸制造”,推動科技創新的國際化和成果的高效轉化。
最后,要進一步拓展廣東海南兩地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兩地具有深厚的歷史人文資源,也有交流合作重大平臺,有助于將資源充分調動起來發展兩地經濟。比如,加強兩地文化交流,尤其是紅色文化交流,講好廣東海南的革命年代和改革開放的故事;加強會展業合作,要充分利用廣交會、消博會、高交會、博鰲亞洲論壇等平臺促進兩地資源流通、信息共享和錯位發展;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利用好廣東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等平臺,推動海南文化產業產權保護,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市場化。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深圳市深港澳合作創新研究會會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