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基理】天津小穿芳峪村:發展特色產業強村富民
中國青年網天津4月19日電(記者 曹迪)2012年以前,位于天津市薊州區穿芳峪鎮的小穿芳峪村是“窮得有名”的“落后村”,既無企業,也無主導產品。2012年,村里人均年收入僅8400元,村集體收入更是為零。經過十多年的文旅產業發展,2022年村集體收入達到56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19萬元。村莊還獲得了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美麗宜居鄉村等稱號。近日,“大國基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小穿芳峪村,探索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背后的故事。
落后村莊變身鄉野公園
“小穿芳峪村一共有26棵柳樹,從第1棵開始數,到第26棵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四十五分鐘,這也就是逛完這個村子所需的時間。”村黨支部書記孟凡全介紹到。如今綠樹成蔭的小穿芳峪村在2012年以前,卻是個環境敗破、農家污水隨意排放、周遭氣味難聞的地方。2012年,從小穿芳峪村走出去的孟凡全回到家鄉,擔任起村黨支部書記,新一屆村領導班子成立后,決定對村莊舊貌徹底進行改造,并大力發展文旅產業。
孟凡全和其他班子成員帶頭自掏腰包,修建了村里第一條水泥路,為了改善村莊環境,他還帶頭拆自己及親屬的雞棚和豬圈,把臭氣熏天的污水溝改造成了景觀河,村莊面貌煥然一新,也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如今,小穿芳峪村的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還擁有了集鄉野小屋、房車基地、花卉種植園等園林景觀于一體的國家3A級景區鄉野公園。景區從2014年建設之初的295畝擴大到現在的600畝,年接待游客6萬多人次,年收入達40萬余元。
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
2016年,小穿芳峪村決定充分發揮山水美景和歷史文脈優勢,規劃建設文化引領的文旅融合全鏈條產業體系,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村莊要發展,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時候依靠村民自治的力量很重要。”孟凡全表示,小穿芳峪村確定了統一建筑格調,統一園林景觀,打造“一戶一景”,村內建成22家民宿,村民實現在家就業,既增加收入,又滿足城里人旅游休閑需求。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也提高到26000元,是2012年的3倍還多。小穿芳峪村發展鄉村旅游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
“用市場理念管理鄉村,才能得到村民的共同富裕。”孟凡全說道。為此,小穿芳峪村把村集體資源的經營權統一起來,全面推行“集體+合作社+農戶”和“集體+公司+農戶”模式,以支部引領合作社、公司,促進產業發展,統一利用、開發村內土地和旅游資源,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農民增收致富。保障村民至少有五筆收入:村民土地流轉到村集體,成立響泉園種植合作社,有土地保值增值收入;村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有利潤分紅;宅基地抵押入股村集體公司,有公司分紅;宅基地流轉,有租金收入;村民在村集體公司和響泉園合作社上班,有工資。村民們充分享受到了鄉村振興的發展成果。
在小穿芳峪村的老街口有一個村民的全家福,孟凡全自豪地說:“照片中村民們臉上的笑容代表了我們小穿芳峪村通過一步步的鄉村治理和鄉村發展,達到了村民共同富裕,給大家帶來了幸福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