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津云新聞訊:5月17日,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在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重點項目簽約揭牌儀式上正式揭牌成立。
2021年10月,天津市政府批復同意在中新天津生態城設立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中心自2022年5月起試運營。試運營期間,中心意向簽約數商超過百家,累計掛牌數據產品千余個,意向數據交易額達到1.5億元。投入正式運營后,中心2023年數據交易額預計將達到2億元。
一直以來,入場難、數據商品化難是目前數據交易面臨的主要問題。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將圍繞需求場景化、流程標準化、數據知識化,創新提出知識數據交易模式,圍繞“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的主線,將低價值高風險的原始數據交易,轉變為高價值低風險的知識產品交易,助力實體經濟產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
創新數據交易模式
當前數據交易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對數據進行簡單清洗和加工后上市交易,該模式下的數據產品價值不高且存在隱私泄露風險;另一種是在原始數據上使用隱私計算等技術,定制開發數據模型上市交易,該模式雖然提高了數據產品的價值,并降低了隱私泄露風險,但瓶頸在于定制復雜、成本較高、難以復制。
為了打造標準化、規模化的數據產品,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提出了知識數據交易新模式。該模式依托人工智能、知識圖譜等技術,將實體經濟企業經營活動、物料產品、產業投資、技術研發、空間布局等數據,通過關系模型組織起來,并對其進行分析、挖掘和展示,使其形成一個智能化、標準化的數據模型產品,輔助企業經營決策、研發方向優化和產業投資選址。
依托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借助天津市優質算力和人工智能資源,中心可為數商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可靠的數據流通環境,助力企業挖掘數據價值,打造技術創新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保障數據交易安全
為保障數據交易安全,生態城通過引入專業數據安全團隊、運用先進隱私計算技術、建立數據分類管理機制等工作舉措,讓數據“可用”而“不可見”。
在團隊引入上,生態城與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合作設立了天津濱城數字生態研究院,與360集團合作設立了天津智慧城市數字安全研究院,為數據交易提供智力支持和數據交易安全保障。
在技術運用上,通過國家權威的信息識別模型技術,對每條流通數據進行13大類100多種敏感信息識別,一旦發現風險,系統會自動告警,經人工識別后可實時熔斷交易,保障數據交易安全合規。
在管理機制上,該中心建立了數據分級分類安全保護制度,從數據資產形成、數據交易、交易結算、信息披露、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等方面,編制16項數據流通交易制度,構建完備的數據交易制度體系。通過用戶注冊、產品掛牌、產品訂購、合約評估、產品交付、交易結算、記錄留檔7個環節,形成全過程監管的數據交易流程。
為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生態,5月19日,生態城在即將舉辦的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中新天津生態城高峰論壇上,將成立天津數字經濟產業(人才)聯盟。聯盟主席單位將由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擔任,超算中心、360集團、天津財經大學等單位擔任聯盟副主席單位。生態城將充分發揮在大數據領域的技術優勢、平臺優勢和人才優勢,持續釋放數據要素新價值,不斷推出數字治理新應用,全力搶占數字產業新賽道。(津云新聞記者 陳汝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