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建立農村賭博監測機制 在全國101個區縣設立常態監測點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3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公安部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清風2023”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發布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經過半年的專項打擊整治,農村賭博類警情同比下降23.1%,農村地區社會風氣和社會治安環境得到有效凈化。為提升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公安部建立農村賭博監測機制,在全國101個區縣設立常態監測點,以及時全面掌握農村賭博違法犯罪趨勢動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發布會介紹,公安部黨委高度重視平安鄉村建設,針對影響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敗壞鄉風文明的賭博亂象,重拳開展打擊整治。2022年11月,公安部部署開展“清風2023”專項行動,組織各地公安機關全環節、全鏈條偵辦農村地區開設賭場、聚眾賭博等大要案件,重點整治鄉村賭博治安亂點。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二級巡視員亓希國在發布會上通報,專項行動期間,各地公安機關共梳理研判警情線索20.7萬條,查破農村賭博類刑事案件1萬余起、治安案件7.5萬起,查扣涉案資金7.4億元。公安部分兩批掛牌督辦的91起農村重大開設賭場案件均已告破,督促指導深挖“團伙化”地下賭場案件2800余起,打掉團伙5100余個。
亓希國在回答記者關于“當前農村賭博活動有哪些突出動向和特點?”的提問時介紹,近年來,在公安機關持續打擊整治下,農村賭博問題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從“清風2023”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看,賭博案件在一些農村地區仍然易發多發,主要呈現五大特點:
本地“糾集性”聚賭是主要形式。農村賭博活動多為本地涉賭前科人員、“老賭徒”糾集,參賭人員多為本地閑散無業人員。春節假期,“返鄉流”成為邀約聚賭的主要群體。據統計,在“清風”行動中,各地公安機關偵辦的本地“糾集性”聚賭案件在農村賭博類刑事案件中占比超60%。
“職業化”團伙占一定比例。隨著農村交通日益便利、收入水平持續提高,“職業化”賭博團伙將流動賭場開設在農村地區,從策劃選址、管理收賬、場內看護、遠程望風到放貸追債等,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危害嚴重,這一直是公安機關打擊的重點。
隱蔽性、流動性增強。在公安機關持續打擊整治下,賭博團伙多選擇在農村偏遠地帶的山林野地、廢棄廠房、養殖場等流動設賭,“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有的向地理位置更偏僻、管控力量更薄弱的省際、市際、縣際交界地帶轉移。在“清風”行動中,近四分之一的農村賭博類刑事案件系跨縣區流動開設賭場案件。
誘惑性、欺騙性較大。據掌握,農村賭博玩法多達百余種,除棋牌、麻將、押寶等傳統賭博方式外,近年來網絡賭博也開始在農村地區蔓延流行,其輻射面更大、誘惑性更強。一些新型賭博形式針對少數人不勞而獲的心理,制造賺快錢的假象,但仍逃不出“十賭十騙”“十賭十輸”的騙人本質。
社會危害性大。任何人一旦沾染賭博陋習,極易助長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不正之風,影響鄉風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發展。地下賭場多伴有爭搶客源、賭資糾紛、討要賭債等問題,易與黑惡勢力相勾結,給農村社會治安帶來安全隱患。
亓希國表示,從“清風2023”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看,當前農村禁賭工作面臨的防風險、防反彈任務依然艱巨復雜。為此,公安部建立農村賭博監測機制,在農村涉賭情況復雜的縣(區)設立監測點,通過常態監測警情、案件等信息,全面掌握農村賭博發案規律、地域分布、周期性特點以及危害影響,針對性調整防范治理措施,不斷提升打擊整治的主動性和實效性。下一步,公安機關將重點依托農村賭博監測機制,整體謀劃推進專項打擊、綜合治理,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不斷凈化農村社會風氣,切實提升農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公安部新聞宣傳局供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