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2023年高考預警信息 提醒廣大考生誠信考試 謹防受騙
央視網消息:6月7日,2023年全國高考將拉開帷幕,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比去年增加98萬人。教育部聯合有關部門,結合近年來出現的一些典型案例,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謹防上當受騙,做到誠信考試。
案例一:2020年高考前,考生朱某某伙同溫某商議在考試中組織作弊,由朱某某提供試題,溫某負責尋找“槍手”。考試期間,朱某某將手機帶入考場,拍攝試卷傳給“槍手”,“槍手”作答后將答案發給考生抄襲。最終參與者和組織者均被抓獲。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向考生提供試題、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的”,都屬于違法行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考試作弊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對在高考等國家教育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直接認定為“情節嚴重”行為,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案例二:2022年高考期間,某考生避開入場安檢,違規攜帶手機進入考場,開考后拍攝試卷發至QQ群尋求解答未果。依據相關規定,違規考生被嚴肅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考生在國家教育考試中攜帶或者使用考試作弊器材、資料,情節嚴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門責令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案例三:考試“包過”宣傳不可信,沒有“餡餅”有“陷阱”。教育部提醒廣大考生,高考試題屬于國家絕密級材料,其保管和運送都有極其嚴格的管理措施。各類培訓機構根本不可能保證考生“包過”,也不可能提供“真題”,更不能花錢買文憑。
案例四:2022年高考數學科目考試結束后,有網民發現網上有疑似試題泄露情況。經公安機關偵查,查明系惡意編輯“占坑帖”。考前有人在有關平臺發布無關帖子占位,考后再用試卷內容替換原有內容,帖子時間仍顯示為開考前,造成疑似考前泄題的假象。另有個別考生在網上發帖自稱“考前押中試題”,同樣屬于考后惡意編輯的“占坑帖”。
律師和專家提醒,如果考生惡意發布此類信息,除違反了考試紀律之外,還涉嫌違法,情節嚴重的還會構成犯罪。如果培訓機構或其他人員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發布“占坑帖”的方式,虛構考前能獲得試題或者“押中真題”的信息,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則涉嫌構成詐騙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