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余名清華本科生迎畢業典禮,校長寄語“敏察情緒,善用理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6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上午8時,清華大學2023年本科生畢業典禮在東大操場舉行。經清華大學校務會議審議,批準2023屆3511名本科生畢業。經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通過,決定授予2023屆3618名同學學士學位。另外決定授予81名同學第二學士學位,授予292名同學輔修學士學位。
“沒有情緒的人生是枯燥無趣的,沒有理智的人生是混亂無序的,情緒和理智的交互作用是構筑人類積極天性的基礎,以情緒激發理智,能讓人充滿活力、不猶疑,以理智駕馭情緒,能使人保持定力、不逾距。”畢業典禮上,清華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王希勤發表題為“敏察情緒 善用理智”的講話,他寄語同學們:“希望你們掌握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以理智引導情緒,與情緒講和,更透徹地剖析自我,更清晰地認識自我,準確把握自身優勢,坦然接納自身不足,不自卑焦慮、不自負偏執,始終保持堅韌的意志品質和昂揚的精神狀態。”
王希勤表示,邏輯是明達之本。通過運用邏輯,我們能夠建立清晰的思維框架,將不同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有條理的判斷和推理,并進行清晰的思考和表達。離開了邏輯,就講不清楚道理,就會陷入迷失或混亂的思維狀態。邏輯是理智的基礎,幫助我們從已有的知識中識別模式和趨勢,從復雜的現象中提取本質和特征,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
“利他是幸福之源。”王希勤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屬于自身的利益,但過度關注個人利益只會讓一個人患得患失、斤斤計較,甚至做出損人不利己的事,各種煩惱、焦慮也會隨之而來、揮之不去。消解這些負面情緒,需要跳出“自我”的小天地,善用“利他”這個大智慧。
“生命是意義之母。現代社會帶給人們豐富的物質財富,卻容易讓人們感到無力和空虛;賦予人們充分的個人自由,卻容易讓人們失落于漂泊的孤獨和意義的喪失。很多人都在思考活著的意義,也經常因此而困惑。我們要看到,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它從無數的偶然性中產生,也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生命本身就有意義,沒有生命就談不上意義。我們要珍惜每時每刻的生命感受,去體悟生命的獨特與偉大。”王希勤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