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發現軌道周期最短脈沖星雙星系統
本報北京6月23日電(記者齊芳)由我國天文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發現了一個軌道周期僅為53分鐘的脈沖星雙星系統,名為PSR J1953+1844(M71E),是目前發現的軌道周期最短的脈沖星雙星系統。這一發現填補了蜘蛛類脈沖星系統演化模型中缺失的一環,從觀測上證實了蜘蛛類脈沖星從“紅背”向“黑寡婦”系統演化的理論。
這項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
脈沖星是大質量恒星死亡后的“遺骸”。對脈沖星的觀測研究,有助于揭示更多宇宙奧秘。天文觀測發現,一些脈沖星處于雙星系統中,和其他恒星一起繞轉。
按照已有天體物理學模型,如果兩顆星距離很近,脈沖星會“吞食”身旁恒星的物質,兩顆星距離越靠越近,相互繞轉速度也越來越快;隨著恒星被大量“吞食”后質量變小,小到一定值后,雙星間距會變大,兩顆星相互繞轉速度也就變慢。
“這類似于雌蜘蛛吞食雄蜘蛛供養自身的行為,天文學家就以‘紅背’與‘黑寡婦’兩種蜘蛛命名這類脈沖星,統稱為蜘蛛類脈沖星。”論文第一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潘之辰介紹。雖然此前天文學界分別探測到處于“紅背”與“黑寡婦”狀態的脈沖星雙星系統,但從未發現這二者演化的中間狀態,因此蜘蛛類脈沖星從“紅背”向“黑寡婦”系統的演化理論尚未完全證實。
“這是因為,處于演化中間狀態的脈沖星軌道周期非常短,兩顆星距離非常近,對觀測提出了極大挑戰。”潘之辰進一步說。借助FAST的超高靈敏度和極強探測能力,這一演化路徑得到證實。此次發現的脈沖星雙星系統,是迄今繞轉速度最快的蜘蛛類脈沖星系統,經長期觀測被確定為處于“紅背”到“黑寡婦”系統演化的中間狀態,填補了蜘蛛類脈沖星演化理論的缺失環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