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家公園建設取得了哪些進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回應
央視網消息:7月11日上午,國新辦就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關志鷗在會上介紹,國家公園建設是“國之大者”,是生態文明領域的重大制度創新,也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在具體工作中,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我們取得了兩大標志性成果。
第一,出臺了《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方案》中布局了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0.3%,其中分布著5000多種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和2.9萬種高等植物,保護了8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地。通過國家公園的建設,我們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保護起來,這將為子孫后代留下珍貴的自然資產。通過國家公園建設,充分體現社區的共建共享,將惠及28個省400多個縣,形成56個民族共繪國家公園美麗畫卷,共享國家公園生態福祉的宏大格局。
第二,第一批國家公園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三江源國家公園已經實現了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整體保護,目前的林草覆蓋率已經達到74%以上,藏羚羊的種群數量已經恢復到7萬多只。大熊貓國家公園創新體制、整合資源,成立了大熊貓國家保護研究中心,保護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并打通了13個大熊貓區域的種群生態廊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立了集保護、監測、科研于一體的保護機制,虎豹種群數量持續增加。截至目前,野生東北虎的數量已經超過50只,野生東北豹的數量超過了60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注重加強雨林生境的保護修復,設立了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長臂猿種群數量恢復到6群37只。武夷山國家公園統籌保護和發展,特別是實現了集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的發展格局。近年來,又新發現了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17個新物種。
關志鷗表示,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推進三項工作:一是推動出臺國家公園法,二是高質量建設第一批國家公園,三是積極推進設立新的國家公園。
“今年8月,我們將在青海西寧舉辦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全面展示國家公園建設的豐碩成果。在此,我誠邀大家到國家公園走一走、看一看,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做出新的貢獻。”關志鷗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