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信心說丨促消費打出“組合拳” 讀懂政策如何發力
《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日前經國務院同意,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各地方、各部門,并向社會公開發布。六個方面20條具體政策涵蓋范圍廣泛,堪稱促消費政策的“組合拳”。
打拳要眼到手到,促消費政策也要明了怎么出手、打在哪里。今年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促消費“二十條”此時發布,從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優化消費環境這幾個方面齊發力,就是要以扎實“組合拳”繼續夯實并擴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提升消費質量 重在務實惠民
架勢扎的穩健,出手才有效果。居民消費是滿足居民美好生活愿望的關鍵環節,此次消費政策圍繞居民日常消費,力求務實惠民,提升居民消費質量。例如在飲食方面,“支持各地舉辦美食節,打造特色美食街區,開展餐飲促消費活動”;文旅方面鼓勵實施“景區門票減免、淡季免費開放、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開展綠色產品下鄉、特色產品進城,適當補貼或貸款貼息和平臺幫扶“齊上陣”……這些舉措旨在幫老百姓“少花錢,多辦事”。花同樣或更少的價錢,而產品品質、科技含量、配套服務等方面得到了升級,老百姓的錢就能“花得更值”。
聚焦市場堵點 優化市場供給
拳要出得穩,也要打得準?;謴秃蛿U大消費,要打通一些大家想花錢,卻又供給不足的市場“堵點”“斷點”。例如當前正值暑期出游高峰,家庭游、研學團等紛紛出動,文旅市場一片火熱。但在一些熱門旅游景點,出現了“一票難求”的問題,降低了游覽的體驗和感受。針對這種需求集中爆發的情況,“推動夜間文旅消費規范創新發展”“引導博物館、文化館、游樂園等延長開放時間”,能更好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此外,“盤活和挖掘鄉村文旅資源,提升鄉村文旅設施效能”,也能讓暑期出行的游客有更多的選擇,而不必都擠在一起體驗“人山人?!薄U覝适袌龆曼c,精準施策,能讓大家想消費時錢“花得出去、花得舒心”。
“軟硬”結合 改善消費環境
促消費的“組合拳”注重供給側的改革,在從汽車到住房、從文娛到健康等各方面都提供更豐富、更高質量的產品來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促消費不僅要靠對路產品這個“硬件”,優化消費環境這個“軟件”也同樣重要。促消費不是一時之舉,也不是一地之策,而是要完善長效機制,通過協調聯通加快清理制約消費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有序破除消費領域的體制機制障礙和隱性壁壘,以清晰的服務標準,營造出讓人放心的消費環境。
牽住就業增收“牛鼻子” 提升消費能力
歸根到底,花錢是消費者的主動行為。買不買、買多少、怎么買等問題,大家心里都有桿“秤”。在消費的時候大家會反復衡量怎么量度為出、如何平衡近期需求和長久需求等問題。因此要恢復和擴大消費,還是要緊緊抓住老百姓有活干、有錢賺這個“牛鼻子”。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要通過增加居民收入來實現。收入穩定了,消費預期自然就會調高,居民收入增長能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消費能力就會提升,消費意愿也會增強。這樣一來,促消費的“組合拳”就能發揮出應有的效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