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雷暴哮喘”?雷暴為何會加劇過敏?專家解讀
9月2日晚上,內蒙古呼和浩特迎來雷雨天氣,當天夜間,呼和浩特市各大醫院門急診患者開始驟增。患者大多出現了過敏引發的哮喘現象,導致呼吸困難。為何同一時間會有這么多癥狀相似的患者前來就診呢?我們先去看看當時的情況。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宋威:我們接診了大概465名哮喘患者,有180名接受了霧化、輸液、吸氧和進一步的留觀治療。昨天就開通綠色通道了,明顯有缺氧表現的患者不用掛號,先把藥用上。病情相對輕一些的,在急診排不上隊,可以給他拿一個方案,讓他從藥店買藥,回去治療。
經醫生診斷,醫院急診科患者人數增多與雨后花粉濃度過高引起的“雷暴哮喘”有關。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 王繼春:主要的臨床表現是咳嗽、喘息氣促、呼吸困難,我們叫“雷暴哮喘”。雷暴哮喘的發生需要三大因素:第一個是雷暴天氣,第二個是高的花粉濃度,第三個是患者為過敏體質。
什么是“雷暴哮喘”?雷暴為何會加劇過敏?
雷電和花粉,看上去毫無關聯,為什么加在一起就變成了“雷暴哮喘”?到底什么是雷暴哮喘?雷暴又為何會加劇過敏呢?來聽聽專家的解讀。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中心主任 王學艷:過敏發作期加之雷電的作用,導致哮喘的發作也稱之為“雷暴哮喘”。雷暴為什么會加劇過敏?雷暴來臨前的冷空氣氣流可以把花粉或霉菌顆粒帶入云層,云層中的水分和閃電使花粉顆粒爆裂,釋放出顆粒更小的微粒。返回地面的花粉,因為顆粒小更容易進入呼吸道。而且,雷暴產生的強電場可能使花粉釋放出的過敏原變應原性增強,危害更大。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中心主任 王學艷:簡單地說,就是雷陣雨來臨前的大風把花粉帶到了天上,然后雷暴把花粉劈成了碎片。這些花粉碎片帶著雷暴所產生的強電場的增幅,最后鉆進呼吸道,引起哮喘。
呼和浩特城區花粉濃度創今年新高
雷暴哮喘多發生在花粉季。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氣象局發布的花粉濃度實況監測顯示:自8月1日起城區花粉濃度持續上升,截至目前,城區南部、城區中部的最高濃度都達到了極高級別,城區東部為很高級別,相較去年同期值均偏高,也創下今年新高。主要以蒿屬花粉為主,其次為藜科花粉。據目前草本植物長勢及氣象條件綜合分析,城區花粉濃度仍維持極高濃度,持續至9月中旬。
根據當地近幾日花粉濃度監測,其中,呼和浩特市市區南部,無論是監測還是預報,花粉濃度均為極高。
暴雨雷電天氣 如何預防過敏?
記者了解到,在過去的30多年里,全球范圍內與雷暴相關嚴重哮喘發作事件的報道逐年增加。這種因天氣因素導致的哮喘發作或加重,多發生于花粉季節,與花粉或霉菌過敏有關。那么,暴雨雷電天氣里該如何預防過敏呢?
專家建議在雷暴發生時,盡量關好門窗,待在室內。更重要的是,雷雨后就算陽光普照也要待在室內一段時間。因為,雨水的蒸發會把大量被雷暴擊碎的小小顆粒帶到空氣中。戶外歸來,可以用鹽水或清水沖洗鼻腔及面部。其次,如果孩子已經被確診是過敏性鼻炎或支氣管哮喘,在雨季一定要堅持規范用藥,定期復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