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提供廣闊平臺
中國青年科技人才在規模數量上的穩定增長以及在創新能力上的整體提升,為開辟科技創新新賽道、贏得創新發展新優勢注入了強大動能。
——————————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青年科技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贏得人才國際競爭比較優勢的戰略之舉、固本之基、長遠之策。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制定了未來一個時期全面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干事創業、成長發展、實現夢想的利好清單,為廣大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在科技創新主戰場挑大梁、當主角提供了廣闊平臺。
青年科技人才是“國之大者”
《若干措施》以全新的理論視野和前瞻性的政策創設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青年觀和人才觀,彰顯了青年科技人才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
贏得國家力量的基礎要件?,F代國家競爭就是一場國家間的力量比拼和實力較量。國家力量主要是由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大要素系統構成的綜合性力量體系,而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占據優勢,就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一流創新人才和一流科學家總是從青年成長起來的。注重培養和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是順應現代化時代大潮的內在要求,是鞏固和夯實國家力量戰略基石的題中應有之義。
培養科技創新的有生力量。人才資源是生產要素中最為活躍的要素,也是創新創造活動中最為積極的因素。人力資源開發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置于優先地位,具有先導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青年科技人才在規模上快速增長,自然科學領域博士畢業生總人數超過45萬人,年均增長4.75%。另一方面,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中發揮關鍵作用,北斗導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戰略科技任務的許多團隊平均年齡都在30多歲,一大批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長為新興產業領域的創新主體。中國青年科技人才在規模數量上的穩定增長以及在創新能力上的整體提升,為開辟科技創新新賽道、贏得創新發展新優勢注入了強大動能。
凸顯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新時代中國青年科技人才與強國建設的使命任務實現了“雙重交匯”,一是時間軸上的歷史交匯,當代中國青年科技人才的職業生涯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在時間進程上高度契合;二是任務軸上的使命交匯,當代中國青年科技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動同正在進行的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信息革命深度融合。“雙重交匯”在歷史邏輯和使命任務上進一步凸顯了青年科技人才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
在守正與創新相結合中做好青年科技人才工作
《若干措施》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把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統一起來,在守正與創新相結合中科學設計、系統謀劃、整體部署新時代新征程黨的青年科技人才工作。
用好歷史經驗。廣泛凝聚青年科技人才,是黨的科技工作、人才工作和青年工作的寶貴經驗。黨在革命時期就高度重視科技人才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匯聚了一大批青年科技骨干,改革開放后黨提出“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的論斷,進入新世紀深入實施知識創新工程、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黨領導的青年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新的重大進展。一百年來,黨在實踐基礎上對青年科技人才工作形成了若干規律性認識,比如必須堅持黨管人才、黨管青年原則,把黨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與各方面協同聯動結合起來,把尊重青年人才成長規律與科技創新創造規律結合起來,把加強宏觀政策支持與激發創新主體內生動力結合起來,把注重培養與大膽使用結合起來等。以全新的戰略視野、問題意識和目標導向實現黨的青年科技人才工作歷史經驗的創造性運用和創新性發展。
突出問題導向。抓住制約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精準診斷、對癥下藥,著力破解青年科技人才面臨的職業早期科研支持不夠、成長平臺和發展機會不足、符合青年科技人才特點的評價機制不完善、非科研負擔過重、生活壓力大等突出問題,幫助青年科技人才化解在管理服務、專業技術、職業發展、評價體系等方面的“后顧之憂”。讓政策規定“長牙齒”,提出量化指標和要求,具有操作性和可執行性,為監督監測制度措施落地情況和實施效果提供評價依據。
堅持系統觀念。做好青年科技人才工作要有全面性、整體性、系統性,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原則和系統觀念的方法論要求。一是戰略定位上的全面性,從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相統一的高度對青年科技人才工作進行全方位的頂層設計。二是內容布局上的整體性,涵蓋政治引領、職業支持、培養使用、國際交往、激勵保障等各方面內容,輻射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發展、干事創業、工作生活的全周期和全要素。三是制度設計上的系統性,把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統一起來,通過完善制度體系,創新制度形式,強化制度執行等具體舉措,構建促進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健康穩定發展的長效工作機制。
注重整體聯動。《若干措施》提出“強化與相關部門和各地方的協同聯動,統籌教育、人才資源”。青年科技人才工作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專業性和社會性特點,各級黨委和政府,組織、教育、人才、科技、青年等工作部門是參與主體。要廣泛宣傳引導,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重才愛才濃厚氛圍。要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打破制約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發展的制度壁壘,構建支持和激勵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埋頭苦干、成就夢想的良好生態。要持續推動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市場主體改革創新,從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各環節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效果。要強化督導檢查,確保黨對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各項安排部署不變形、不走樣,將黨和政府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發展的政策紅利轉化為實際成效。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劉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