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十年來實到外資年均增長17.3%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9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記者從“上海自貿試驗區10周年集體采訪”中獲悉,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10年來,保稅區域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5.5%,保稅區域稅務部門稅收年均增長9.1%,保稅區域實到外資年均增長17.3%。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保稅區域(簡稱“保稅區域”)規劃面積14.62平方公里,由上海外高橋保稅區、上海外高橋港綜合保稅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3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所組成,是我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啟航地、自貿試驗區的策源地,承擔著為深化改革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的重要戰略使命。
保稅區管理局財政和金融服務處處長梁翔表示,保稅區域的制度功能創新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結構優化、產業升級、動能轉換和質效提升。
例如,保稅區管理局建設了“離岸通”平臺(設離岸轉手買賣服務系統),這是全國首個綜合運用境內外數據以輔助銀行開展貿易真實性審核的平臺,通過多個渠道獲取企業信用畫像、國際貨物運輸、境外港口裝卸、境外海關報關等數據,并進行整合分析和交叉比對,破解離岸貿易訂單流、貨物流和資金流“三流”分離帶來的真實性審核難題。
“離岸通”平臺能夠幫助銀行拓寬國際物流數據比對渠道,提升數據精確度,降低銀行信息獲取成本,從而逐步簡化離岸貿易單證審核要求、優化離岸貿易發展環境,最終吸引跨國企業將離岸業務由境外主體向上海主體轉移,助力成長企業開拓離岸業務新模式,提升上海自貿區國際資源配置能力。
例如,保稅區域企業——金士頓科技電子(上海)有限公司2022年底啟動了離岸轉手買賣業務,經過一段時間測試,將原由境外公司承擔的離岸業務轉移至上海公司,截至8月底已新增離岸轉手買賣結算4.94億美元;寶武集團旗下的歐冶國際電商有限公司是鋼鐵等大宗商品B2B跨境交易服務平臺,在政策支持下,自2022年起大力開展離岸轉手買賣業務,今年以來業務規模已達10.3億美元,較去年全年增長85%。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