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大國新村: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福建光澤:幸福之城的鄉村巨變

      發布時間:2023-10-17 16:57:00來源: 人民論壇網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大步邁進,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生活越過越好,一幅村美民富產業興的壯美畫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鋪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人民論壇網推出“大國新村: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系列報道,講好神州大地廣袤鄉村的振興故事。今天,人民論壇調研組帶您走進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一起感受這座幸福之城的鄉村巨變。

        青山著意橫詩卷,碧水含情展畫圖。初秋時節,來到地處閩贛邊界的光澤縣,只見四周層巒聳翠,碧波潴秀……“山光水色”盡顯自然生態之美。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曾三次深入光澤調研,對光澤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產業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叮囑鄉親們“絕不能以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的暫時發展,要保持和保護山區生態平衡,發展綠色產業、綠色食品”“要走生態效益型產業之路,以內涵式發展為主,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高度和諧”。

        厚望如山,催人奮進。多年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慎終如始守護著青山綠水,源源不斷收獲著幸福快樂。2022年,全縣86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均超15萬元,其中20萬元以上占比80.2%,50萬元以上占比21%,鄉村振興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時間的書頁不斷掀開,發展的命題日新月異。

        “我們將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充分發揮大武夷1小時經濟圈、武夷山國家公園西區、圣農千億產業集群的承載地、閩贛邊界樞紐等優勢,全力打造有溫度、有記憶、有感覺的閩贛省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幸福小城。”光澤縣委書記陳中民說。

        建圈強鏈,激活“一池春水”

        “古驛入杉關,煙波鎖翠嵐;夜來風景好,宿處是江南。”這是南朝詩人鮑照在《夜宿新城》中描寫的“杉關”。

        “由入閩,從杉關。”號稱閩西第一關的止馬鎮杉關村,位于“雞鳴兩省聞”的閩贛交界處。1999年3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手在杉關種下一棵香樟樹,激勵遭遇洪災的老區人民樹立信心重建家園。

        “現在,濫砍盜伐的現象沒有了,保護環境已成為村里每個人的行動自覺。”杉關村的鄉親們深深懂得,這里種的不只是一棵樹,更是一種生態理念的傳播。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今天的杉關,走出了一條綠色轉型發展之路,獲評國家森林鄉村、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等榮譽,《踐行生態文明思想打造村強民富景美人和模范標桿》更是入選全國村典型案例。

        塑造農村新風貌,既要顧“面子”,也要管“里子”,如何做到“兼收并蓄”?

        “近年來,止馬鎮通過強化組織引領,龍頭帶動,探索村企牽手、產業富村模式,輻射帶動村集體產業發展。”止馬鎮黨委書記李莉涓介紹道。

        2021年,止馬鎮整合助農財政資金,與圣農集團黨委共同合作創辦“十支聯興”黨建品牌項目——新振肉制品加工廠,并聯合全鎮10個村成立新振發展有限公司,推動轄區內10個村聯村共建、資源共享,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新振肉制品一廠、二廠由圣農集團提供1450萬元啟動資金,鎮里10個村黨支部通過土地資源、閑置資產、可用資金等方式入股建成。”在李莉涓看來,村企聯辦既實現了鄉村產業有發展、集體有收入,也盤活了“家中”零散勞動力,帶動更多人在“家門口”就業。

        2022年,新振公司一廠創利潤近200萬元,全鎮10個村經營收入全部突破25萬元。今年二期投產,可帶動光澤縣和江西省黎川縣8個村加盟,預期利潤500萬元以上。

        “咫尺應須論萬里。”這是光澤縣“聯村聯建”和“村企共建”工作的有效探索。目前,這一成功經驗在光澤全縣鋪開。

        這些年,光澤縣主動求新求進求突破,創新實施“兩要四有”工作法,即向組織力要生產力、要效益,讓集體有產業、鄉村有能人、發展有平臺、農民有增收,深入推進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創建,有效激發了鄉村振興活力,夯實了共同富裕基礎。

        光澤縣委副書記黃水彪說,縣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進民企帶村、跨村共建,實現鄉村產業有發展、集體有收入。

        建圈強鏈,擴群謀新。光澤縣探索建立連村聯創、跨村聯營的發展格局,推動實現整鄉發展,不斷縮小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差距,先后打造了止馬鎮“十支聯興”、鸞鳳鄉“物流入園”、華橋鄉“帶富先鋒”等市級示范點14個,輻射帶動42個縣級黨建示范項目。

        同時,讓產業鏈延展植入鄉村,把工廠辦到群眾家門口,讓農民變身“產業工人”,既有效解決了群眾就近就地就業難題,又有效解決了企業招工難的問題。

        比如,引導圣農集團在全縣7個鄉鎮建立200余個生產加工基地,帶動天江藥業、澤匯漁業等規上企業黨組織加強與鄉村合作謀劃產業,孕育村辦或鄉村企聯辦等多種所有制企業23家,產業覆蓋67個村。2022年新增就業崗位800余個,累計吸納群眾家門口就業1300余人,帶動戶均年收入超6萬元。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站在杉關隘口,但見香樟亭亭,根碩葉茂,清風徐來,滿樹馨香。

        謀新思變,提升“民生溫度”

        走進鸞鳳鄉十里鋪村,靜默的山、流動的水、搖曳的樹,深淺不一的綠在眼前漸次鋪展。

        “山更綠了,水更清了,村更美了,人更富了。”72歲的元道成曾任十里鋪村村支書,在他眼里,黨的十八大以來是村里發展最快、變化最明顯的時期,“政策好,機遇好,樣樣都在變好”。

        “以前我們村可以說是一個偏僻落后的貧困村,村財基本沒有收入。”十里鋪村村支書傅存軍說,因緊鄰316國道的地利優勢,經縣里與圣農牽線搭,將圣農5個飼料廠的豆粕由原來的社會車輛承包運輸改為由十里鋪村承運,將運輸產業“飛”入村里。2021年底,十里鋪村財收入達到250多萬元。

        村財增收后,十里鋪村采取了一系列有溫度的舉措:為村民購買商業保險,資助村民子女上學,給70歲以上高齡村民發放慰問金,硬化通村道路,新建休閑廣場、農村書屋,建立共享食堂……村里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托起了群眾“穩穩的幸福”。 

        “這些都是我們過去從來不敢想的,如今成為了現實。”村民林金水和大伙兒一樣,打心眼里高興。

        家鄉筑“暖巢”,迎得“雁歸來”。近些年,十里鋪村100多位村民返鄉就業,有的辦起了農家樂,有的開起了鄉村超市,有的則賣起了當地特色美食……緩緩升騰的煙火氣中彌漫著百姓濃濃的幸福。

        一隅之光,折射的是光澤聚焦聚力民生實事、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的全貌。

        近年來,光澤縣不斷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充分發揮就地就近優勢,在全縣探索農村小型建設項目管理改革,將“沉睡”資源有效轉化為鄉村振興“澎湃”動能,帶動更多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務農、顧家、掙錢”三不誤。

        華橋鄉在總結華橋村發展“物業型經濟”帶動村財增收經驗的基礎上,聯合12個村一起成立光澤縣振華鄉村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專門承建50萬元以下、無需相關資質的農村小型建設項目。至今,華橋鄉通過“雙工法”(即由公司派工匠、派原材料的方式)實施農村小型工程項目149個,總金額2277.57萬元,每年帶動農村工匠人均增收近3萬元,村集體累計增收235.3萬元。

        位于寨里鎮南部的百石村,以打造水美精品村為契機,依托澤匯漁業成立村辦佰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承接澤匯漁業物業管理、基礎設施維護等業務,帶動村民戶均增收近2萬元,村集體增收約17萬元。

        正所謂一路通,路路通。目前,全縣7個涉農鄉鎮均已成立了鄉村建設開發有限公司,2022年以來,已代建農村小型工程224個,項目總金額達2946.5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307萬元。

        “鄉建公司”的成立,讓小型工程項目建設流程化繁為簡,既讓實施項目的所在村持續降本增效,也催生出大量靈活用工需求。光澤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林銳坦言,這一模式為破解基層治理難點、鄉村服務痛點開辟了新路徑,實現了百姓受益、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壯大“一石三鳥”,進一步激活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社會發展有“溫度”,人民的幸福才更有“質感”。光澤這座城市的“溫度”,不僅在于它的歷史底蘊和人文韻味,還在于人民所盼所求皆有回響的那份踏實。鄉村在變美、產業在變強、百姓在變富……群眾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紛紛為此點贊。

        精培細育,構建“雁陣齊飛”

        千村千面,生機無限。在華橋鄉吳屯村,也發生著巨大且令人欣喜的變化。

        眼前,村落人家怡然自在;遠望,綠植生態生機勃勃。

        “今年的天氣特別好,非常有利于茶的生長、采摘和加工!”來到茶山,南平市金映茶葉家庭農場總經理嚴金友蹲下來仔細查看著茶葉的生長情況。

        嚴金友是土生土長的吳屯村人,也曾因創業屢戰屢敗,成為當地的名人。

        “前前后后做過十幾個項目,一個都沒有成功。”嚴金友說,他造過林、種過樹,養過牛、羊、魚、鴨、蚯蚓等,還嘗試過販賣筍干,遺憾的是,都以失敗告終。

        2002年4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特地到嚴金友家,鼓勵他選擇適合自己又有把握的發展路子,專心做茶,預祝他“屢戰屢勝”。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一番鼓勵讓我茅塞頓開,他的美好祝愿也讓我信心倍增。”每每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嚴金友難掩激動。

        此后,嚴金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種茶、制茶上。通過多年努力,他的茶園從幾十畝增加到1200多畝,延伸出集種植、加工、包裝、銷售、科研、茶旅于一體的產業鏈,成為了當地茶產業的致富帶頭人,先后被授予市“農村科技示范戶”、縣“優秀共產黨員”、“農村致富能手”等榮譽稱號。

        從“屢戰屢敗”到“屢戰屢勝”,嚴金友一路走來殊為不易。

        如今,金映茶葉家庭農場有限公司已成為市級龍頭企業,2022年,嚴金友的公司茶產量超5萬公斤,年產值1200多萬元,每年能直接帶動當地100多戶農民就業增收,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80后”、吳屯村黨總支書記嚴付強曾在上海打工數年,2009年回到鄉村做起了新時代的“新農人”。作為嚴金友的“后繼人”,也是村里的“帶頭人”,嚴付強希望未來能以茶場為依托,統籌做好“三茶”融合,帶動周邊更多鄉親共同致富。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

        這幾年,光澤很多鄉村有個新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逆行歸巢”,從大城市回到自然淳樸的山村生活,“原鄉人”“歸鄉人”“新鄉人”聚在一起,在農村廣闊天地大展才華。

        “縣里圍繞吸引能人、留住能人、提升能人、服務能人的激勵導向,健全完善用才育才機制,不斷做大農村人才‘蓄水池’。”據光澤縣委組織部部長徐榕介紹,光澤注重從返鄉大學生、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和退役軍人等群體中選拔村兩委成員,當前全縣86個村級組織“一肩挑”隊伍中,致富帶頭人達到45人,占52.3%。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望向自家茶園,做茶三十余載的嚴金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得益于黨的好政策,相信我們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作者:人民論壇調研組)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白丝美女被羞羞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高清观看在线|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免费无毒A网站在线观看| 色yeye香蕉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无套护士丝袜在线观看| 91av手机在线观看| 天堂在线www天堂中文在线| 三级黄色片在线观看|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二女一男女3p完整版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人人超人人97超人人女|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非常h很黄的变身文|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 www日本xxx| 巨大欧美黑人xxxxbbbb|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 日本一道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AV|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8|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激情五月综合网| 亚洲色四在线视频观看| 男人的天堂久久| 免费国产一级特黄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午夜免费理论片a级| 美女扒开内裤羞羞网站| 啊灬啊灬啊灬快好深用力免费| 美女视频黄.免费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