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數字技術優勢 創新思政教育方法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在線課程、翻轉課堂、慕課微課等新型課堂教學方式逐漸被廣泛應用。沈陽師范大學深入實施“五大戰略”,奮力推進“六大突破”,持續推進綜合改革,打出多套“組合拳”,借助數字技術優勢,科學創新思政教育方法,著力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
明確方向 創新思政教育思路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開展數字化思政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是沈陽師范大學與時俱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優秀人才的重要選擇。
學校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提升師生信息素養,促進全員能力素質拓展,構建“互聯網+”人才培養新模式。學校著力建設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扎實推進“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聚焦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等領域,開展戰略研究,推動教育信息化科學發展。
學校積極探索信息化時代新型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打造學科交叉融合的專業人才培養實踐路徑,創新教研模式,通過優質特色教研成果賦能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學校組織教師參與遼寧省教育廳開展的高校思政課系列跨校集體備課會,百余所高校近2000名思政課教師線上參會,聽取專家的主旨報告,深入探討數字經濟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創新,扎實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參加全國高校教師網絡中心舉辦的“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培訓”活動,做好數字經濟時代課程思政建設的頂層設計,充分激發教師的主體作用,推進思政教育與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推動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學校還組織多屆教師教學創新競賽,引導教師自覺應用數字技術,創新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升思政育人水平。
強化抓手 優化思政教育形式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數字技術是推動思政理論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科技力量。學校守正創新,不斷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增強思政教育的理論性、親和力和感染力。
學校構建“微信群+超星平臺+釘釘視頻會”的“一群一臺一會”教學方案,按“教師導學,學生自學,師生共學,延伸輔學”的教學思路,分步有序實施思政教學。先后邀請多位專家學者為師生講授“云端思政課”,教育引導青年學生賡續紅色血脈、厚植愛國情懷。引進在線課程大數據系統算法,準確掌握學生群體的學習行為、學習表現等情況,實施個性化思政教育。
學校應用數字技術,將思政教育“教、學、評”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協作監督與自我學習同步發力,提升思政教學效果。實施“卓越人才培訓工程”暨“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組織學員在“云端”開展思政學習,進一步引導學員堅定愛國信念、激發擔當作為,彰顯思政教育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效果。
激發活力 開拓思政教育路徑
開展思政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學校不斷創新數字時代思政教育路徑,以更多元的教育手段增強學生的獲得感與方向感。
學校開展“暢享數字資源開啟智慧人生”——圖書館數字資源志愿推廣活動,通過挖掘圖書館豐富的數字資源,提高讀者對數字資源的實用能力,有效發揮數字資源的思政育人作用。借助“305放映室”,學校定期為師生放映《袁隆平》《秀美人生》等具有思想性、藝術性及感染力的主旋律影片,通過沉浸式觀影活動引導學生牢記使命,學習楷模為國奉獻、為民擔責的精神,堅定學生用汗水澆灌青春、以實干光耀中華的決心。在學校網站上設置普法工作“專題視頻”欄目,展映“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微視頻”等一系列理論視頻,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觀看,系統學習網絡安全知識。
(作者:田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