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布實施意見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 未來五年我國基本建成高質量普惠金融體系
核心閱讀
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三十八條舉措,明確了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切實解決貸款難貸款貴問題。
□ 本報記者 周芬棉
當前,我國已經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對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三十八條舉措,明確了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切實解決貸款難貸款貴問題。
大力推進普惠金融發展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2015年,國務院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曉宇介紹,《規劃》中明確,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十年來,為大力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監管部門著力構建多層次供給格局,指導大中型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建立單列信貸計劃、內部資源傾斜、差異化績效考核、盡職免責等專營機制。
持續優化產品服務。鼓勵金融機構聚焦小微企業、涉農主體、個體工商戶等金融需求,積極利用科技手段,深度挖掘內外部數據信息資源,改進業務審批技術和風險管理模型,研發專屬產品,合理降低服務成本,觸達更多“長尾客戶”。
豐富融資增信手段。開展“銀稅互動”“銀商合作”,指導銀行將公共信用信息用于信貸流程。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開展“信易貸”工作,歸集整合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強化融資場景應用。
完善政策制度。出臺存款準備金優惠、定向降準、貸款利息稅收優惠、中央財政補貼等政策。不斷彌補制度短板,從法律層面明確政府部門和市場機構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鄉村振興等職責,頒布實施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
十年來,普惠金融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多層次普惠金融供給格局逐步確立。
北京市君致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何泉華說,這些進步具體表現為,金融服務覆蓋面逐步擴大,縣域和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發展迅速。全國銀行機構網點覆蓋97.9%的鄉鎮。全國鄉鎮基本實現保險服務全覆蓋,大病保險已覆蓋12.2億城鄉居民。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可得性持續提升。截至2023年8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7.7萬億元,涉農貸款余額55萬億元。推出利率優惠、財政貼息的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原扶貧小額信貸)。
當前,我國對普惠金融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稱,一方面,《實施意見》是《規劃》的必要延伸。《規劃》實施到期后,普惠金融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有必要持續發力、補齊短板,構建高水平普惠金融體系。另一方面,《實施意見》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普惠金融領域各項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
優化重點領域產品服務
《實施意見》全文共十二部分,三十八條,內容包括總體要求、優化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產品服務、健全多層次普惠金融機構組織體系、完善高質量普惠保險體系、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普惠金融效能、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著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強化金融素養提升和消費者保護、提升普惠金融法治水平等。
劉曉宇分析稱,《實施意見》與《規劃》相比有諸多不同。比如在主要目標上,《實施意見》提出的未來五年的主要目標是,高質量的普惠金融體系基本建成。包括基礎金融服務更加普及,經營主體融資更加便利,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更加有力,金融消費者教育和保護機制更加健全,金融風險防控更加有效,普惠金融配套機制更加完善。《實施意見》增加“金融消費者教育和保護機制更加健全”“金融風險防控更加有效”等內容。
其次在重點領域方面,這也是《實施意見》的一大重點內容,強調聚焦重點領域,推動重點領域信貸服務提質增效,著力加強對小微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金融支持,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強化對民生領域的支持,豐富創業、助學等金融產品,加強對老年人、殘疾人群體的服務。在普惠金融重點領域服務中融入綠色低碳發展目標。
劉曉宇稱,與《規劃》相比,《實施意見》將“優化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產品服務”作為第二部分,足見其重要性。
另外,《實施意見》提出完善普惠金融相關法律法規,加快補齊規則和監管短板,提升普惠金融法治水平。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嚴厲打擊以普惠金融名義開展的違法犯罪活動。倡導負責任金融理念,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優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實施意見》提出了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工作目標和具體舉措。
據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監管部門下一步將從三方面發力,優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增量擴面提質。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加大信貸投放、保險保障力度,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提高小微企業服務覆蓋面、可得性、便利度。優化小微金融業務規則,完善服務評價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建立完善可持續的服務模式,精準匹配服務需求。
加大重點領域小微企業支持力度。聚焦科技創新、專精特新、制造業、外貿等重點領域小微企業,傾斜金融資源,激發經營主體發展動能,促進產業升級和就業穩崗。構建金融機構與企業對接長效機制,推動政策和服務精準觸達經營主體。
提升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能力。組織開展小微企業信貸質效提升系列行動,包括首貸拓展、信用貸提升和“伙伴銀行”行動,面向無貸企業拓展金融服務,研發小額信用貸款產品,逐步建立“信貸+”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使更多金融機構成為小微企業成長的伙伴。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差異化制度安排,適應各發展階段、各類型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豐富服務小微企業的財產保險和服務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的人身保險產品,優化服務模式。
建設農業保險服務體系
《實施意見》第四部分明確,完善高質量普惠保險體系。
其中明確提出,建設農業保險高質量服務體系。推動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擴大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落實中央財政獎補政策,鼓勵因地制宜發展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探索發展收入保險、氣象指數保險等新型險種。推進農業保險承保理賠電子化試點,優化農業保險承保理賠業務制度,進一步提高承保理賠服務效率。發揮農業保險在防災減災、災后理賠中的作用。
發揮普惠型人身保險保障民生作用。積極發展面向老年人、農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殘疾人等群體的普惠型人身保險業務,擴大覆蓋面。完善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運行機制,提升服務能力。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
支持保險服務多樣化養老需求。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各類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有效對接企業(職業)年金、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參加人和其他金融產品消費者的長期領取需求。探索開發各類投保簡單、交費靈活、收益穩健、收益形式多樣的商業養老年金保險產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