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丨桐鄉烏鎮高起點規劃建設“國際互聯網小鎮”
11月1日,《浙江日報》整版刊發《迎“風”而起 加速前進桐鄉烏鎮高起點規劃建設“國際互聯網小鎮”》,全文如下:
江南多古鎮,但提到烏鎮,不僅讓人眼前一亮,還生出幾分期待。
這份期待源自它獨有的氣質:互聯網基因。作為中國互聯網對話世界的窗口,烏鎮歷經十年沉淀,梳理了一個新的奮斗坐標——打造烏鎮“國際互聯網小鎮”,以110.93平方公里的烏鎮地圖起筆,劃出互聯網總部會展區、互聯網文旅展示區、互聯網生活示范區、互聯網產業集聚區、互聯網教育集聚區和數字農業集聚區六大區塊。此外,還布局打造烏鎮數據要素產業園,乘“數”飛向新藍海。
烏鎮將如何邁好關鍵一步,迎“風”而起、再攀高峰?
重塑版圖,放大優勢逆勢而上
秋天,田野稻穗金黃,收獲的氣息滾滾而來,在以“烏鎮之光”超算中心為圓點劃出的互聯網集聚區里,互聯網創新和實體經濟實現深度融合發展。
今年,“烏鎮之光”超算中心成功“晉級”,成為浙江唯一、全國第14個國家超算中心,每1秒鐘能進行18億億次計算,算力水平位列全球第六位,平均利用率超過48%,總用戶數11874個。
超強算力支撐下,數字經濟辨識度更高。今年以來,烏鎮又引進了一批數字經濟制造業項目,總投資達46.2億元。以百度阿波羅公園、福瑞泰克、測迅汽車、中澤科技等項目為依托,智能汽車產業集聚區順勢而起。在烏鎮百度阿波羅公園,打開“蘿卜快跑”打車軟件,設置好起點和終點。五分鐘后,一輛白色的“蘿卜快跑”無人車就停到了路邊。在后排屏幕上點擊確認后,車輛自動起步,并根據預定路線行駛。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召開以來,烏鎮的數字經濟及相關產業的企業數從12家增至1000多家,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小鎮”劃定了烏鎮互聯網集聚區,分為A、B、C、D四個區塊,對應打造數字生物醫藥產業園、第六代互聯網通信產業園、柔性光電材料產業園、智能汽車產業集聚區,打通高質量發展的“任督二脈”。今年前三季度,烏鎮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79.5億元,同比增長16.9%;數字經濟制造業完成產值38.4億元,同比增長73.6%;完成項目招引31個,累計計劃總投資66.72億元,其中新簽約項目10個,計劃總投資28.4億元,同比增加127.2%。
精彩無處不在。依托互聯網總部會展區,會展經濟異軍突起。烏鎮擁有一流的場館、多元化酒店和豐富的辦會辦展能力,成為國內外重大會展活動的重要選擇地。以烏鎮為核心,2023年以來,桐鄉已舉辦各類大型會展活動379場,參與人次近9萬,會展服務業營收同比增長109%。桐鄉還成立了互聯網會展局以及會展聯盟,促成烏鎮健康大會、烏鎮國際教育機器人節暨ENJOY AI 2023賽季全球總決賽、2023烏鎮算法模型雙百會等一批會展項目落戶烏鎮。在互聯網總部會展區的規劃圖里,一條新建設的互聯網大道將牽引著來自全球的互聯網企業匯聚烏鎮,在這里發布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
“數字+文旅”擦出新火花。烏鎮作為千年古鎮,孕育了眾多文化名人、商賈名流,本身就是文旅融合的一張名片。廢棄的啤酒廠改造成烏鎮·有戲FUN,并引入旅游演出駐場秀等業態,變身圈粉無數的工業遺產風文旅新地標。烏鎮運河運動文化公園內,閑置的橋洞被改造成一個集美食、運動、文化于一體的休閑區。如何用數字流量帶動旅游流量,讓更多的人了解烏鎮、愛上烏鎮?互聯網文旅展示區的規劃應時而出。今后,在烏鎮戲劇節期間,觀眾不僅能在景區里看戲,也能到“北柵戲劇街區”體驗戲劇的無限魅力。當烏鎮峰會和烏鎮戲劇節兩大品牌活動不斷融合,烏鎮旅游新業態也必將形成。
數字賦能美好生活。烏鎮規劃建設的互聯網生活示范區,依托烏鎮AI智能醫養中心、智行烏鎮、雅園未來社區、烏鎮智能養老中心、國際人才公寓、運河運動文化公園等項目,還有“烏鎮·二次·源”數創空間,讓烏鎮人民感受到數字化帶來的方方面面便利,衣食住行更加便捷,數字生活無處不在、觸手可及。
“數字”飛入田間地頭。隨著烏鎮數字農業集聚區的規劃出爐,未來場景已然清晰:數字農場里,機器人代替農民精耕細作;高標準“萬畝方”良田里,農業生產更加輕松、精準、高效。橫港未來鄉村、烏鎮國際互聯農業博覽園科技中心、高標準農田樣板區……烏鎮將高質量打造數字農業產業園,建設集豐產豐收、美麗田園、綠色生態、智能智慧為一體的“三生融合”示范樣板區。
在烏鎮大道與龍翔大道交界處,總投資10億元的“直通烏鎮”世界互聯網產業園總部項目揭開面紗,還未啟用就簽下10多個項目。中科曙光將在產業園打造桐鄉先進計算產業學院,培養符合桐鄉產業需求的交叉型人才;電子科技大學將攜手烏鎮共建“電子科技大學烏鎮未來產業聯合研究院”,推動汽車電子與光電信息技術創新研發及產業化。可以預見,隨著一批優質項目落戶,必將成就烏鎮互聯網教育集聚區的美好愿景。
這是一次沒有參照系的新征程。烏鎮“國際互聯網小鎮”的一紙藍圖,是充分吸收各方意見、反復修改打磨而形成的。2023年桐鄉市黨代會和桐鄉市“兩會”均就對烏鎮互聯網小鎮如何彰顯全球影響力進行了探索和討論。圍繞這一定位,桐鄉市委領導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等各方面展開座談交流、調研,最終形成了這一行動方案。前不久出爐的《桐鄉市接滬融杭連蘇行動計劃(2023—2025)》,也明確將“建設烏鎮國際互聯網小鎮”納入7項重點推進的任務。
數字之光,讓小鎮激蕩數字經濟浪潮,打開智慧生活的大門。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辦會第十年的重要節點,桐鄉聚焦打造烏鎮“國際互聯網小鎮”的目標,既是烏鎮重塑版圖再出發的大膽嘗試,更是不忘使命囑托、把百姓期待變為現實的行動宣言。
市場“掘金”,乘“數”飛向新藍海
數據被稱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石油”。我國將數據分為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并探索實行分類分級確權授權制度。
如果把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看作是助力經濟起飛的新風口,在烏鎮“國際互聯網小鎮”布局的烏鎮數據要素產業園,正快人一步搶占先機。
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永久落戶后,數字經濟成為桐鄉最鮮明的標識。在日益成熟的數字經濟發展生態中,加快數據要素價值化勢在必行。
點“數”成“金”在桐鄉屢見不鮮。桐昆集團、新鳳鳴集團作為全球化纖行業的領軍企業,在自身加快產業數字化并取得明顯成效的前提下,專門孵化信息化科技公司,掌握大量的數據要素后,從服務自身逐漸向服務整個行業甚至其他行業轉變。以新鳳鳴集團孵化的浙江五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例,其基于全域價值鏈化纖全產業鏈數據共享分析、基于化纖生產制造大數據的質量數據模型應用等,已經形成產品和內部應用,擬擴展到行業和公共應用。另外,公司與當地人社部門共同開發的“學子就業碼”,由桐鄉推廣到嘉興應用,還引得其他省市前來洽談合作,成功實現數據要素產品的跨區域交易。
數據要素發揮的價值將在更大空間被看見。桐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托知識產權管理的既有體系,推進一批企業完成了數據知識產權登記,這不僅保護了企業的數據知識產權,還將幫助企業憑借數據知識產權獲得質押融資,是數據資產化的全新探索。此外,桐鄉入選全省第一批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試點地區名單,這意味著公共數據經依法授權后,可以被加工處理開發形成更多的數據產品和服務。“這對老百姓和企業都是很大的利好消息。”桐鄉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分析,從守護健康桐鄉的角度看,把公共數據授權給第三方開發,形成分析結果,能夠精準提升醫療救助水平,最近桐鄉市正攜手微醫集團探索健康大數據交易;再比如企業發展中的綜合數據,授權給第三方開發出相關的數據要素產品,就可以為企業進行精準的“信用畫像”,幫助銀行等金融機構精準放貸,引金融活水解渴實體經濟。
擁抱新風口,桐鄉路徑清晰。“2023年打基礎,2024年上臺階,2025年見成效。”桐鄉出臺了《烏鎮數據要素產業園建設工作方案》,烏鎮也成立了一級數商公司,評估入表、流通交易等也在加快探索。接下來,烏鎮數據要素產業園將以智能計算和數據要素服務平臺為基礎,以數據要素產業培育為抓手,聚焦智能汽車、智能傳感、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構建“數據要素流通運營—數據要素產品創新—數據產業生態示范”三個層次的數據要素產業體系。到2025年,數據要素產業園力爭集聚主導產業企業50家以上,年數據登記備案交易額超1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200億元,初步形成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全力打造基于烏鎮、融入長三角、面向全球的數據產業高地。
(本版圖片由桐鄉市烏鎮鎮人民政府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