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 穩預期 促發展丨“一條魚”游出大產業!看“世界美食之都”潮州如何深挖海洋資源
南方網訊(記者/張彥瑾 許萌萌)提起潮州,不得不說它的美食,花膠、魚皮餃、蠔烙……前不久,潮州剛剛榮獲“世界美食之都”之稱。殊不知,這些可口美食的背后其實是海洋經濟的助力。
位于廣東最東端的潮州市饒平縣擁有136公里的海岸線,海洋資源豐富。近年來,潮州壯大臨港產業,多管齊下發展海水種業、中高密度陸基養殖、網箱養殖,持續改善優化海洋生態環境,書寫了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11月5日,南方網、粵學習客戶端記者跟隨“向海圖強看廣東”大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潮州,看潮州如何將優勢海洋資源稟賦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科技助力水產行業轉型升級,海上升起現代化“牧場”
乘船抵達饒平縣柘林灣的海洋牧場,加強型重力式深水網箱懸浮海面之上。這里養殖了鮸魚、石斑魚等多種海水魚。
該項目投產企業——潮州市榮汛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洽斌告訴記者,魚類所在的深水網箱大約長19.5米,寬12.5米,水體寬大,“空間大的話,魚的生長速度、質量各方面會比較好”。
據介紹,這些新型網箱由環保材質制作而成,且放置在遠海海域,對于海洋生態保護及水產養殖提質增效都有很大幫助,且能較之前的漁排增強40%的抗風浪能力。
“今年的臺風并沒有對我們這里造成很明顯的影響”,黃洽斌說。目前,榮汛農業已經投入了二十幾萬尾魚苗,平均一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左右。
此外,新型網箱承重力較好,幾十人站在上面也很穩定,為保障海上養殖作業安全及未來發展海上旅游提供了新機遇。
加強型重力式深水網箱養殖,是饒平縣重點推進的“五項富民重點產業”之一,也是推動傳統養殖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頭戲”。據了解,此次投產的加強型重力式深水網箱共22口,為榮汛、杰汛等企業累計總投資4.28億元的218口重力式深水網箱養殖項目的首期投產網箱。
守護“種業芯片”,建起省內首個花鱸省級良種場
種苗是水產行業的“芯片”。饒平縣海山鎮上有300余家花鱸培苗場,長久以來具備了養殖花鱸的基礎。然而受制于缺乏關鍵技術,魚苗依賴于從外地購買。
2022年,饒平縣萬佳水產有限公司來到這里試點開展花鱸魚苗育種,希望能為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種苗保障。
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研究所合作,萬佳水產總投資8000萬元的花鱸良種場現已引進1000多條花鱸親魚進行海水適應性培育。這是廣東首個花鱸省級良種場。
據萬佳水產負責人鄭鎮雄介紹,每條魚苗的背部都會植入芯片,可以追溯其家族譜系,并隨時監測魚苗狀態。該良種場投產后,預計每年可培育優質花鱸魚苗3億尾,年產值超3億元。
以花鱸良種場為開端,海山鎮還計劃打造水產種苗培育基地,改造海山鎮300余家家庭式育苗場,全力打造“廣東省海水育苗現代產業園”,爭取年可產蝦、魚苗100億尾,年產值達1.2億元。
海產品形成產業鏈,“藍色經濟”收益看得見
在饒平縣海洋牧場深海養殖場,漁民往網箱中間投喂的飼料被活躍又生猛的海鮸一搶而空。作為“中國海鮸之鄉”,饒平縣海鮸年產量超7萬噸、產值超11.2億元,占全國產量的71%。
豐富的海鮸養殖資源給予了饒平發展相關產業的先天優勢,這里已經形成了集種苗、養殖、飼料、加工、流通、餐飲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其中,以海鮸魚泡為原料的潮州特色花膠預制菜是潮州饒平的招牌產品之一。
走進廣東海潤冷鏈物流有限公司,零下18℃的冷庫中,菜品原料整齊地碼放在貨架上,正在等待加工后送到全國各地的餐桌。據海潤冷鏈負責人黃俊彪介紹,每個倉庫規模可儲存2000多噸的貨物。
更重要的是,從清洗原料到海產品加工,再到包裝運輸、電商銷售,整個流程都可在其公司完成。此外,海潤冷鏈還專門開設眾創空間,免費為入駐企業提供設施完備的直播間,增加潮州海產品的銷量,目前已吸引20多家電商企業入駐。
據悉,總投資2.12億元的饒平縣預制菜產業園目前已有11個項目開工建設,力爭至2024年,實現產業園主導產業綜合產值達50億元以上。
此外,潮州引進益海嘉里(金龍魚)入駐沿海區域,并打造總面積達5.94萬畝的潮州港新能源產業園、文勝圍產業園、小紅山產業園、澄饒聯圍產業園和饒平縣樟溪低碳工業園、聯饒工業園、高堂高鐵產業園、鹽焗雞食品產業園等“八大產業園區”,做大做強臨港工業,預計全部達產后年產值555.4億元。
筑夢蔚藍,向海圖強。潮州全面落實省委關于實施“百千萬工程”和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的部署要求,把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勢,在向海圖強的路上勇立潮頭、破浪前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