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口岸看新疆|新疆博格達爾村:文旅融合“解鎖”流量密碼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 朱娟娟)在民族文化墻畫前拍照打卡、逛鄉村集市、體驗卡倫文化、觀看蒙古族婚禮、品嘗農牧家樂的美食......11月6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新疆溫泉縣博格達爾村,看到少數民族村民當演員、開辦農家樂、賣起土特產,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博格達爾村蒙語意為“神山的背后”,別看只居住著81戶216人,卻是哈薩克族、蒙古族、漢族、維吾爾族等多民族和睦相處。近年來,博格達爾村積極探索“產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模式,打造卡倫文化主題村落,先后榮獲“全國第三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等榮譽稱號,昔日的牧業村變成遠近聞名的旅游村。
卡倫是哨所的統稱。260年前,察哈爾西遷戍邊永駐溫泉邊防,設立13處卡倫。近些年來,溫泉縣依托戍邊傳承,打造博格達爾村卡倫文化主題村落,用獨特的戍邊文化展示地域歷史淵源和人文景觀。
看好家鄉旅游業的發展勢頭,2014年,伊麥·艾力辭去在烏魯木齊酒店當大廚的工作,拿出全部積蓄在村里開了一家牧家樂。旅游旺季時,能住30多個人的7間客房天天爆滿,今年伊麥·艾力又擴建了能容納400人的宴會廳,承接博格達爾村及周邊村莊的婚宴。伊麥·艾力對自己的廚藝很有信心,他還不斷創新菜品,他告訴記者如今年收入能達30萬元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