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征程】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農業強國,基本要求是實現農業現代化。
今年以來,我國農業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穩步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效能提升,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
時至年終,大江南北,種業創新攻關加快推進。
在溫暖如春的海南南繁基地,20多個院士團隊正在開展育種創新,一批“揭榜掛帥”項目相繼啟動,孕育新的豐收希望。
在冰雪覆蓋的國家級蔬菜種業創新基地山東壽光,170多個番茄新品種長出了彩虹般的顏色。
更融合的創新格局,更智能的設施裝備,更多元的供給保障,進入2023年,我國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
今年3月,在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10月,在江西考察時,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推進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農業現代化,重點在補短板、強基礎。
為加快補上農田水利短板,進一步夯實生產基礎,今年,中央財政安排920億元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598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也加快推進,全國耕地灌溉面積超過10.55億畝,高標準農田已建成10億多畝。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
今年,自主培育南美白對蝦新品種12個;國產白羽肉雞市場占有率超過20%;油菜新品種“中油早1號”正在江西吉安大面積試種。
在底盤技術、核心種源攻關獲得突破的同時,重點標志性農機具研制也取得新進展。國產大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實現量產,填補國內市場空白;多款丘陵山地拖拉機完成試制,解決南方6億多畝山地“無機可用”難題。
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供給保障能力顯著增強。今年,我國糧食產量達13908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大豆自給率繼續提升,“菜籃子”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充足,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今年,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更加優化。近400萬個家庭農場、220多萬家農民合作社,開展規模化經營。100多萬個農業社會化組織,帶動9100多萬小農戶加入到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來。
今年,我國鄉村產業韌性更足。中央支持建設91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的集群156個,帶動產業鏈上的農民人均收入提高4000多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