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指數穩步提升!一組數據看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國家統計局今日(25日)發布了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數據顯示,近年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顯著進展,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的地位作用不斷夯實,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引領作用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示范作用逐年凸顯,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不斷取得新突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從全面加速邁向全面深化。
從測算結果看,以2015年為基期,2022年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為129.5,比上年提高1.6,年均提高4.2。
示范引領作用彰顯
2022年,長三角區域示范引領指數為124.2,年均提高3.5。
從區域經濟規模看,2022年,長三角地區生產總值為29.03萬億元,是2015年的1.8倍,占全國比重為24.1%。
從區域經濟發展效率看,長三角地區全員勞動生產率(現價)由2015年的11.79萬元/人提高到2022年的21.92萬元/人。
從區域財政收入貢獻看,長三角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15年的2.08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2.85萬億元,占全國比重從13.7%提高至14.0%。
創新共建成效顯現
2022年,長三角區域創新共建指數為150.9,年均提高7.3。
從區域科技創新投入看,2022年,長三角地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達9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1.4%,與2015年相比,年均增長12.2%;研發投入強度達3.23%,提前實現《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2025年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以上的發展目標。
從區域科技創新產出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新增發明專利超過21萬件,比2015年增長1.4倍;每萬人新增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15年的3.9件提升至2022年的9.0件。
從區域科技創新協同看,2022年區域專利轉移數量比2015年增長10.8倍。
區域協調加快推進
2022年,長三角區域協調共進指數為128.6,年均提高4.1,2018年后顯著提速,年均提高6.0。
從區域基礎設施看,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區域內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37萬公里;鐵路路網密度達到380公里/萬平方公里,比2015年底增長38.8%,區域內鐵路路網密度差異相比2015年明顯縮小。
從區域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看,上海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28∶1縮小到2022年的2.12∶1,江蘇由2.29∶1縮小到2.11∶1,浙江由2.07∶1縮小到1.90∶1,安徽由2.49∶1縮小到2.31∶1。
綠色發展快速提升
2022年,長三角區域綠色共保指數達到152.0,年均上升7.4。
從區域空氣質量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41.5%。2022年,長三角41個城市空氣質量指數(AQI)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83.0%,比2018年上升8.9個百分點。
從區域污染物排放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廢氣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8.60萬噸,比2015年下降約九成。
從區域節能降耗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7.4%。
開放共贏穩步推進
2022年,長三角區域開放共贏指數為106.8,年均上升1.0。
從區域進出口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貨物和服務進出口規模繼續擴大,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5.07萬億元,比2015年增長72.2%,占全國比重為35.8%;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超2.5萬億元,占全國比重為42.8%。
從區域外資利用水平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實際利用外資759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3.5%,占全國比重為40.1%。
從區域對內開放看,2022年長三角地區間鐵路貨運流量3839萬噸,比2015年增長31.5%。
民生共享成效突出
2022年,長三角區域民生共享指數為126.6,年均上升3.8。
從區域基本公共服務投入看,2022年,區域內人均公共財政支出達到1.89萬元,比2015年增長54.7%;每千人擁有三甲醫療機構床位數為1.66個,比2015年提高46%。
從區域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發展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參保患者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額超500億元,是2015年的79倍。
(總臺央視記者 李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