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青年戰寒潮、保民生 讓老百姓溫暖過冬,是我們最大的愿望
嚴寒冬季,冷風呼嘯。2023年12月18日晚,雪后的國家能源集團河北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能源集團河北公司”)龍山電廠內,電廠燃料管理部青年員工賀凱手持電筒和鐵鍬站在鐵道旁,等待著即將進廠的火車,準備卸煤。
不一會兒,一列滿載煤炭的列車緩緩駛入電廠鐵路專用線。煤炭倒了一多半后,突然沒了動靜。賀凱立即爬上車頂檢查,只見剩余煤炭被凍在了火車廂壁和底板上,形成了凍煤。
2023年12月以來,我國多地遭遇最強寒流,用電量迅速增加。為了在低溫、大負荷用電情況下保障供電,國家能源集團河北公司切實落實集團黨組防寒保供要求,從卸煤、發電再到供熱,各戰線員工積極備戰,爭分奪秒,全力保供。
雪后持續低溫天氣給戶外作業帶來了挑戰。龍山電廠位于邯鄲市涉縣,12月18日,暴雪過后,當地夜間溫度降至零下16攝氏度。賀凱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廠里的煤由山西運送過來,路程遠、氣溫低,加之煤炭自身含有水分,極易造成嚴重凍煤現象”。
面對這一突發情況,賀凱按照應急預案處理,立即組織在場的30多名同事,兩三人為一組,計劃將車內的凍煤敲落。“車壁上的凍煤足足有10幾公分厚”,賀凱手握大錘翻上了一節又一節車廂,面對四周已被凍得發亮的車廂,掄起鐵錘,將凍在車壁上的煤炭敲落。
“取幾條干毛巾來。”賀凱的喊聲隔著車廂傳了出來,汗水順著他的鼻尖滑落,身上的棉衣已被汗水打濕,只要停下來,他便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從12月18日23時到次日6時,賀凱和同事持續工作了近7個小時,顧不上喝一口水,30多節車廂內的凍煤最終被清理干凈。賀凱告訴記者,連夜清理是因為冬天是能源保供的關鍵時期,“如果一天不能卸夠4列火車,儲煤量很有可能會告急,影響居民供暖需求”。
同一晚,在寒冷的雪夜中,國家能源集團河北公司定州電廠的青年職工也在打一場硬仗。
受大雪冰凍天氣影響,定州電廠的設備高負荷連續運轉。當晚,該電廠集控運行主要負責人溫騁交接完班突然聽到一陣報警聲。在他面前的電子屏上,標有“凝結水上水調門跳出自動”字樣的報警燈開始閃爍,幾秒鐘后,凝結水流量由每小時1384噸突增至1999噸。溫騁迅速判斷出應該是控制凝結水的電動水調門出現了故障。如果水調門無法及時控制,機組隨時會有跳閘的風險。
面對緊急情況,溫騁立即采取行動,第一時間穩定機組負荷。溫騁回憶著日常演練過多遍的應急預案步驟,飛快操作著:全開凝結水再循環電門,關閉水調門的電動門,啟動凝補水泵,穩定機組參數。
溫騁還迅速安排巡檢人員去檢查水調門情況,并聯系維護部,進一步對凝結水上水主調閥進行緊急處理。
經過緊張而有序的搶修,故障排除。“一旦發生跳閘事件,不僅會威脅到電網的穩定性,還會導致熱力供應不足,居民家中的供熱溫度降低,影響老百姓的生活。”溫騁說。
做好能源保供工作,除了確保能源供應,加強配合、狠抓落實也十分重要。
國家能源集團河北公司團委書記王磊告訴記者,為積極應對冰雪寒潮,保障電力供應,公司青年職工以高度的責任心投身能源保供一線工作。
“我們已經做了較為全面的預案,并組織青年突擊隊員開展了多次應急演練。”溫騁說,定州電廠為應對寒潮天氣做了提前防范,“目前每天巡查的頻次已經從兩次增至4次”。
“做好能源保供,讓老百姓溫暖過冬,是我們最大的愿望。”賀凱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悅 記者 寧迪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