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明論壇】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鄉村全面振興

      發布時間:2024-01-11 11:2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

        作者:龍文進(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農產品市場研究中心研究員),馮曉龍(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日前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會議還強調要“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目前我國已形成相對完備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已從世界第二方陣跨入第一方陣,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對推動建設農業強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農業農村科技創新是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戰略支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根據相關部委數據,全國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耕地質量平均等級達到4.76。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主要畜種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供種保障能力提升到75%。從糧食產出看,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超過1.39萬億斤,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2.4%;糧食平均畝產389.7公斤、較上年提高2.9公斤,單產提高對增產的貢獻達58.7%。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設施農業大國。設施農業面積達4270多萬畝,占世界設施農業總面積的80%以上,設施農業年產值超過4.47萬億元,占農業總產值1/4以上,其中設施蔬菜(含食用菌)種植規模占全國設施農業總面積的81%,為保障“菜籃子”穩定供給和農民脫貧致富作出了重要貢獻。

        農業農村科技創新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強勁引擎。農業科技創新不僅體現了“科技裝備強”的要求,同時也有利于推動農產品供給保障、完善農業經營體系、增強農業產業韌性和提升農業競爭力。同時,農業農村科技創新也是農業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源泉。2023年,我國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面積覆蓋率達54.1%,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統防統治面積覆蓋率達45.2%,化肥、農藥利用率均超過41%,有效減少了化肥、農藥使用量,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78.3%。農膜回收處置率穩定在80%以上。建設農業節水灌溉面積達5.91億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0.572。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要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支撐農業強國的內涵式發展之路。

        農業農村科技創新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內在動力。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對促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大振興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例如,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科技人才向農業領域集聚,提升農村勞動力素質,培養新型農村經營主體,提高農村人才源泉供給;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科技知識向農民普及,提升農民科技素養,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挖掘和傳承鄉村文化,推動農村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助力農村文化發展;科技創新助力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完善農村治理體系,推動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

        要進一步深刻認識到新時代發展農業農村科技的重大意義,把農業農村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農村科技自立自強,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繼續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大知識產權保護,激勵種業原始創新,支持各類創新主體開展生物育種,推動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提升耕地產能和單產水平。例如,2023年全國大豆畝產達到132.7公斤,同比提高0.7公斤,為歷史最高水平,但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國設施蔬菜的單產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較低。未來,我國要加快相關品種種業技術研發。

        強化農業機械裝備支撐,推動農機裝備向“大中小型兼備、綠色高效智能一體”邁進。2023年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超過10.78億千瓦,農機裝備總量接近2億臺(套),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超過73%,但與世界農業強國的機械化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未來要繼續提高烘干、倉儲、加工等糧食產后環節,以及設施農業的機械化率,解決部分果、茶等經濟作物仍“無機可用”的難題,瞄準聚焦大型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以及智能化等領域的農機裝備短板,提升農機裝備關鍵核心技術、重要零部件自給率。

        加快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破解科技和產業“兩張皮”問題,加快形成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鼓勵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支持高校、科研機構與農業企業、合作社等產業經營主體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開展科技攻關項目;穩定強化公益性農技推廣隊伍,壯大專業化社會化科技服務組織,推廣完善“一技一團”“一業一團”“一縣一團”、科技小院、教授工作站等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促進農業技術的廣泛應用。

        促進數字技術在鄉村的發展,通過數字化提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水平。加強建設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包括普及寬帶網絡、提升通信信號覆蓋、建設智能電網、物聯網傳感器等,推動信息技術在鄉村的覆蓋和滲透。發展數字化農產品營銷,拓展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提高鄉村農產品產銷對接效率。推動數字化文化資源普及,開展農村數字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的數字素養和信息化技能。通過數字化村務管理、鄉村治理數據化等構建信息化農村治理體系,提高農村基層治理水平。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11日 03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欧美激情在线精品video| 国产在线观看www鲁啊鲁免费| 97影院在线午夜| 日本丰满毛茸茸**| 亚洲视频一区网站| 鲤鱼乡太大了坐不下去| 女人笫一次一级毛片|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男女特黄一级全版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xxxx国产视频| 探花www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羞羞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中国体育生gary飞机| 果冻传媒mv在线观看入口免费| 免费成人av电影|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黄色片在线播放| 天天干天天拍天天射|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午夜老司机在线观看免费| 四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好硬好湿好大再深一点动态图 |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青青青青青草原|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添|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 baoyu777永久免费视频| 妇女被猛烈进入在线播放|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下载| 恋恋视频2mm极品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