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正式“上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3日電(張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正式“上崗”了。1月23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辦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投入使用儀式。該衛星是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衛星地面系統共接收數據245.2TB,生產1級產品數據85638景,生產應用專題產品19類。
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兼副總指揮趙堅介紹,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具有高光譜、大范圍、定量化探測等特點,可實現污染氣體、內陸水體、陸表生態環境、蝕變礦物、巖礦類別等要素的綜合探測,能夠為我國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氣象等行業應用提供高質量、高可靠的高光譜數據,特別是可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
趙堅介紹,衛星在軌運行期間,用戶單位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氣象等領域開展了典型示范應用。衛星投入使用儀式發布了衛星在軌交付應用產品,包括全球臭氧柱濃度監測圖、全球二氧化氮柱濃度監測圖、土壤水分監測圖、海冰監測圖、土壤重金屬污染程度分級監測圖、水質監測圖等高光譜數據圖像,展現了衛星在水污染防治、生態環境監管、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環境監測、污染氣體動態監測、海冰監測等方面的綜合觀測能力和重要應用成果。此外,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上也將共享該衛星數據,持續為各層次用戶,提供包括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數據在內的國家民用遙感數據和產品應用服務,推動中國遙感數據共建共享共用。
國家航天局負責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工程組織實施,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負責衛星工程大總體工作。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中國氣象局等部門負責應用系統建設和示范應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負責衛星和運載火箭研制生產。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等單位負責地面系統的建設和運行。(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