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瞄準社會需求培養復合型醫學人才

      發布時間:2024-03-13 14:46:00來源: 科技日報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服務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以下簡稱《專業指南》),提出新增5個新醫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分別為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老年醫學與健康、健康與醫療保障、藥物經濟與管理、生物醫藥數據科學。

        為什么要引導開設這些專業?這些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什么?為此,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醫學人才缺口問題突出

        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我國醫藥健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迫切需要更多的醫學人才,使相關人才缺乏問題日益突顯。這是國家設置5個新醫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最直接的動因。

        南方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院長王冬表示,醫藥市場的不斷擴大和醫藥產業的持續升級,使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老年醫學與健康等領域的人才需求上升。僅依靠高校畢業生,已經難以滿足需求。

        “目前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除了對口專業的本科高校畢業生外,主要為來自于高等職業院校、高等專科學校的畢業生,或由企業自行培養的人才。”王冬表示,盡管培養渠道多元,行業企業“各顯神通”,但相關領域仍然缺乏高端人才。

        中國藥科大學教務處處長、教授孫敏捷持有相同觀點。他表示,人口老齡化持續加快、大健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生物醫藥產業加快轉型等因素催生了新的、細化的職業需求。

        “尤其是在跨學科交叉融合領域,比如人工智能藥學、藥物經濟學、醫療保障、老年健康服務等領域,高層次醫學人才的缺口巨大。這直接推動了新專業的產生。”孫敏捷說。

        交叉融合是共同特征

        王冬表示,雖然新專業是面向醫學人才數量缺口現狀開設的,但培養目標并不僅是增加人才數量,而是使人才結構與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需求相匹配。

        5個新專業可滿足諸多領域的人才需求。僅以生物醫藥數據科學為例,該專業的畢業生未來可從事生物信息學家、數據分析師和生物統計學人員等多種職業。

        此外,在人才培養方面,新專業也應更重視醫藥健康產業作為一個整體的內在聯系,而不是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方式培養醫師或者藥師。

        “新專業將助力醫療、醫保、醫藥三方面共同發展,為中國醫療健康事業提供多層次支持,推動整個行業的創新與進步。未來,大家將看到我國醫療健康事業在醫療器械技術創新、老年醫療服務優化、健康管理與預防水平提升等方面的一系列變化。”王冬說。

        “過去的思路是‘以治病為中心’,現在的思路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讓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更有保障,是醫藥領域發展的新趨勢。”孫敏捷表示。

        “此次增設的5個新專業,它們的共同特征在于,都強調培養交叉復合型人才。除了強調學科交叉外,這些新專業還具有聚焦技術創新、順應社會需求的特點。”孫敏捷說。從學科門類上看,此次新增的新醫科(含藥學)專業是將“醫學”“工學”“理學”“文學”等多個傳統學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相比傳統醫學更加強調專業的交叉融合特性。

        “新專業拓寬了傳統醫學專業的邊界,也將促進相關學科的發展,催生出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從而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人類健康。”孫敏捷說。

        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此次增設的5個新專業并非新鮮事物。

        事實上,在此之前,我國一些高校已經開設了其中的部分專業,或是與這5個專業相近的其他專業。例如,2023年,中國藥科大學開設了生物醫藥數據科學專業。

        孫敏捷介紹,該校生物醫藥數據科學專業于2022年獲批,2023年已招生64人,畢業生可在生物、制藥、醫療與公共衛生管理等領域從事人工智能建模、大數據挖掘與分析、大數據系統開發等方面的工作,還可以在智能醫學、藥學、生物信息學、數據科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進一步深造。

        “中國藥科大學正在穩步推進新醫科專業的申報籌備工作,預計2024年新增藥物經濟與管理、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等專業,2025年新增老年醫學與健康、健康與醫療保障等專業,實現新醫科專業全覆蓋。”孫敏捷表示。

        談及如何做好新專業的建設,孫敏捷說,高校應瞄準健康中國建設、應對人口老齡化等國家戰略,建立一套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及時響應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發展對人才的新需求,適時調整專業。

        《專業指南》也提及,新專業的設置原則包括建立引導性專業目錄動態調整機制。開設新專業,并不是“一勞永逸”“一步到位”,而是要根據社會需求,不斷優化專業結構,調整人才培養方向。

        “除了建設面向交叉學科和前沿技術的新專業,中國藥科大學也在推進化學藥、中藥、生物藥等傳統醫藥領域人才培養方案升級、課程體系改革,促進專業設置與人才、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孫敏捷說。(孫明源)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free哆啪啪免费永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边亲边摸边做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 处女的第一次电影|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同性videos免费可播放| 免费观看a黄一级视频| 阿娇囗交全套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日本免费www|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爱情岛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址| 性猛交╳xxx乱大交|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在线观看| 五月婷中文字幕| 在线中文字日产幕| 一级黄色免费网站| 日本男人操女人|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灰色的乐园未增删樱花有翻译| 啊啊啊好大在线观看| 黄色免费一级片|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jizzyou中国少妇|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欧美性黑人极品hd| 交换配乱淫粗大东北大坑性事| 美女免费视频黄的| 国产又大又长又粗又硬的免费视频|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挡软|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bt| 一级毛片完整版免费播放一区| 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久久青青草原综合伊人|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亚洲精品一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