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有高校共青團特色的實踐育人模式
五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躍的群體,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推動改革創新,就是要做到“八個相統一”。共青團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如何落實總書記要求,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打造出具有高校共青團特色的實踐思政育人模式,我們的認識如下。
首先,要注重“場景開發”。一是要開發“戰略場景”。聚焦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重大主題,遵循不同學科的培養規律,組織同學們在接受實踐教育中涵育家國情懷、投身復興偉業。二是要開發“屬地場景”。立足身處屬地這一最大實際,圍繞黨政迫切需求組建專項實踐團隊,有的放矢為區域創新、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等提供智力、人力支持。三是開發“國際場景”。組織同學們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深刻感悟“必須堅持胸懷天下”的立場觀點方法,在講好中國故事中堅定“四個自信”、培育人類關懷。
其次,要強化“接口集成”。一是要集成組織資源。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體系優勢,挖掘和編制“資源圖譜”,加強與對口實踐地等多方育人資源的結對交流,打造政校行企社多元協同的育人共同體。二是要集成師資力量。推動輔導員、行政人員、思政課和專業教師等成立實踐指導團,聘請校外專家、企業實踐導師等,共同做好“實踐課程”的研發。三是要集成學科優勢。將實踐育人工作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依托不同學校的特色學科優勢,探索更有專業特色的育人模式。
最后,要突出“關鍵保障”??倳洶l表重要講話五年來,校院兩級黨委更加高度重視共青團實踐育人工作,各級地方黨委也在對接、保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特別是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期間,校黨委高位推動落實黨建帶團建制度機制,是我們完成好這次政治大考的堅實保障。高校共青團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擺在首位,更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北京郵電大學團委書記 趙丹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