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運動“邁過”秦嶺淮河實現全國覆蓋
冰雪運動“邁過”秦嶺淮河實現全國覆蓋
“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北京冬奧會最大遺產
□ 本報記者 侯建斌 蒲曉磊
2月17日,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有關負責人透露,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結果,從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國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超過24%,“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承諾已經實現。
在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涂曉東看來,中國“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是北京冬奧會給予全球冬季運動和奧林匹克運動的最為重要的遺產,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第一塊金牌”。
涂曉東表示,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開展“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實踐,極大推動冰雪運動的跨越式發展。對于世界來講,“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顯著壯大了冰雪運動參與人群,為全球冰雪運動、冰雪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也為其他冰雪資源并不豐富的國家創新性發展冰雪運動、推動產業升級提供了可資借鑒的中國實踐、中國方案。
走出中國特色冰雪運動發展之路
2015年7月31日,在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在申冬奧過程中,中國正式向國際社會作出“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莊嚴承諾。
涂曉東說,“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鄭重承諾,既是我國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作出重大貢獻的大國擔當展現,也是根據我國經濟水平和全民健身需求作出的群眾性運動的戰略部署。
不過,我國冰雪資源南北分布不均,冰雪資源多位于高海拔地區,冰雪產業設施和配套服務等并不完善。同時,與其他冰雪強國相比、和我國的夏季項目相比,我國冰雪運動也存在競技水平不高、群眾參與面不廣、產業基礎薄弱等問題。
涂曉東認為,要想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宏偉目標,就必須創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冰雪運動發展之路。
“堅持以為人民為中心,擴大冰雪運動產品和服務供給,著力構建群眾身邊的冰雪運動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群眾性冰雪運動發展機制,不斷降低參與冰雪運動的門檻,營造人人想參與、能參與、樂于參與的冰雪運動環境。”涂曉東介紹說,我國發揮舉國體制的制度優勢,積極探索實踐,創建起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推動機制,黨中央國務院全面部署,各地、各行業積極響應、迅速行動,陸續形成推動冰雪運動發展的政策文件,建立配套保障機制,形成全國上下一盤棋的良好態勢。
實施“南展西擴東進”戰略,積極引導不同區域因地制宜、各有側重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宜冰則冰、宜雪則雪,室內室外同步發展;推動冰雪運動“四季拓展”,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方法,大力推廣仿真冰、仿真雪等新技術,推廣建設氣膜館、可移動冰場等簡易場館。
可以說,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我國群眾性冰雪運動發展贏得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同時也掀起了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潮。
冰雪運動自發參與率逐步提高
正是在這些努力下,冰雪運動參與人群從小眾走向大眾,參與空間從地區走向全國,參與時間從冬季變為全年,冰雪運動不僅“走進”山海關,還“邁過”秦嶺淮河,實現全國覆蓋。據統計,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
涂曉東指出,隨著冰雪運動普及程度的提高、冰雪運動文化的廣泛傳播,大眾對冰雪運動的喜愛程度逐步提升,冰雪運動自發參與率也逐步提高。
冬奧會開幕前夕,群眾關注、參與冰雪運動等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的熱情日益高漲。全國各地廣泛開展以迎冬奧、助力冬奧為主題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在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冰雪主題賽事,開展系列宣傳推廣活動,大力推動冰雪運動進機關、進校園、進部隊、進廠礦、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展現了群眾關注冬奧、支持冬奧的熱情,營造了喜迎冬奧、企盼冬奧的熱烈氛圍。
據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11月以來,各地共舉辦線上線下與冬奧相關的群眾性賽事活動近3000場次,參與人數超過1億人次。
涂曉東透露,其中,既有群眾性冰雪運動挑戰賽等比賽,也有冰雪運動欣賞與趣味體驗活動,以及冬奧文化普及主題展、知識培訓等,此外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以迎冬奧、支持冬奧為主題的非冰雪項目群眾性賽事活動,增加群眾通過冰雪運動、體育健身帶來幸福快樂的獲得感。
冰雪裝備國產化技術明顯提升
雖然我國冰雪產業起步晚、起點低,但在北京冬奧會強力帶動下,我國冰雪相關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冰雪旅游發展勢頭迅猛,裝備制造增長迅速,競賽表演、專業培訓、場地設施建設運營等產業不斷壯大,冰雪產業鏈條不斷完善。”涂曉東舉例說,冰雪旅游產業已形成全國分布,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地區成為全國冰雪旅游發展的重點區域;新疆、內蒙古、湖北、貴州、山西等地區把民族風情、自然風光與冰雪旅游相融合,成為全國冰雪旅游典型代表;廣州、上海、昆明、杭州等南方城市打造冰雪商業綜合體、室外戲雪休閑樂園多樣化產品,成為全國冰雪旅游業的新亮點。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從2016-2017年冰雪季的1.7億人次增加到2020-2021年冰雪季的2.54億人次,預計2021-2022年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將達到3.05億人次,我國冰雪休閑旅游收入有望達到3233億元。
涂曉東表示,冰雪運動在推動鄉村振興、地方經濟轉型,實現經濟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將冰雪經濟與鄉村振興有效結合。比如新疆阿勒泰地區以冰雪旅游重點景區為依托,打造阿勒泰市冰雪扶貧綜合體,兩個貧困縣2020年3月摘帽,107個貧困村退出。河北崇禮借助冬奧契機,大力發展冰雪旅游產業,2019年5月徹底脫貧摘帽,冰雪裝備產業實現創新發展。
涂曉東透露,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北京冬奧周期,集中力量重點攻克雪蠟車、雪車等高端冰雪設備,實現從“0”到“1”的突破,形成一批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首創產品,冰雪裝備國產化的發展與技術明顯提升。
本報北京2月17日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