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三峽大壩等景區經營權 三峽旅游夯實產業布局
三峽旅游(002627)核心產業轉向旅游業務邁出關鍵一步,長江三峽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江旅發”)、宜昌行勝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行勝公司”)將成為上市公司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4月14日,三峽旅游負責人表示,對上述2家公司的收購完成后,上市公司將獲得三峽大壩等一眾優勢景區的經營權,旅游產業將成為公司的核心增長點。
三峽旅游4月13日披露的重組方案顯示,公司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向三峽基地發展有限公司購買其持有的長江旅發100%股權、向宜昌交旅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購買其持有的行勝公司100%股權。其中,長江旅發擁有三峽大壩旅游區(5A級景區)旅游交通服務業務的經營權,行勝公司主要從事809微度假小鎮酒店的運營及管理業務。
據介紹,三峽大壩旅游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托,是全世界工業旅游區的典型代表。該景區現擁有壇子嶺園區185平臺、截流紀念園等景點,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資源具有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性。自1995年至今,三峽大壩旅游區已累計接待游客超過3000萬人, 2014年以來景區年游客接待量持續增長, 2019年接待中外游客已突破300萬人,創歷史最高接待水平,是長江沿線接待人數最多的景區。
除三峽大壩景區外,長江旅發還投資參股了高峽平湖公司、5A級景區秭歸屈原故里的運營主體三峽平湖公司、巫山全景旅游公司、重慶赤甲文旅等,其圍繞長江三峽區域投資的旅游項目非常豐富。據披露,2019年長江旅發實現凈利潤近5000萬元;在2020年和2021年受疫情影響下,該旅游區游客接待量仍分別超過100萬人次和150萬人次,依舊在長江沿線旅游景區中名列前茅。
本次收購的另一項資產“809微度假小鎮”,是在保護三線企業工業遺產和挖掘三線企業歷史文化的背景下,在原809廠工業遺址基礎上改建而來,據披露,809微度假小鎮基本保留和呈現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重工業建筑風格面貌,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事實上,為加快向旅游綜合服務業務轉型發展,三峽旅游近年來來圍繞旅游產業連續出招。2021年公司將證券簡稱由原來的“宜昌交運”變更為“三峽旅游”;同時募集資金8.16億元,投向長江三峽省際度假游輪產業,將游輪旅游的大旗插在長三角的南京,投資設立了南京長江行游輪公司;2022年3月29日,公司聯合長江電力打造的世界上載電量最大的“長江三峽1”純電動游輪在宜昌首航。
三峽旅游負責人表示,公司已確定“做大做強旅游綜合服務”作為公司“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戰略,致力成為“中國內河游輪旅游產業的領航者”和“長江三峽旅游產業的主導者”;公司將依托宜昌和長江三峽區域豐富的旅游資源,持續加快完善兩壩一峽區域旅游配套基礎設施,持續提升游輪運營能力。
本次收購前,三峽旅游“兩壩一峽”核心旅游產品已包含了葛洲壩船閘線、西陵峽線、升船機線、長江夜游等細分線路產品,涵蓋了吃、行、游、娛、購等旅游要素。2019年,“兩壩一峽”核心旅游產品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均創歷史新高。2019年三峽旅游綜合服務業務完成營業收入3.62億元,同比增長31.98%,實現利潤總額10,689.12萬元,同比增長71.41%,已成為公司所有業務中利潤貢獻最大的板塊。
行業分析認為,受新冠疫情影響,目前全球旅游行業處于低谷,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緩解和經濟復蘇,旅游產業將迎來“報復性”反彈發展,旅游業也將觸底回升并實現新一輪大發展,熬過寒冬、擁有豐富旅游資源儲備的企業將從中受益。
三峽旅游負責人表示,宜昌正全力打造“兩壩一峽”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而三峽旅游為宜昌市唯一的發展旅游產業的上市平臺;公司圍繞宜昌創建“世界旅游名城”,聯手三峽集團做大做強旅游產業,隨著公司本次重組的完成,以及可以預見的戰勝新冠疫情,公司旅游產業利潤貢獻將持續增加, “三峽旅游”必將名副其實。(鐘三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