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打造“765”現代產業體系 建設西部制造強區
中新網南寧4月14日電(記者 楊陳)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馬義生14日披露,“十四五”期間,當地將重點打造“765”現代產業體系,力爭成為東西合作、內外合作產業新高地,建設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競爭力的產業名片,著力建設西部制造強區。
當天,廣西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馬義生在會上作上述表述。
近年來,廣西工業經濟實現穩步增長,龍頭企業培育實現新突破,特別是在產業集群產業鏈發展方面,當地已打造了10個千億元產業,其中食品、冶金、汽車三個產業產值超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
馬義生介紹,為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廣西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打造“765”現代產業體系,即推動制糖、有色金屬、機械、汽車、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7大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環保等6大新興產業,推動新興產業快成長、上規模;推動特色食品、木材加工、現代輕工紡織、繭絲綢、精品碳酸鈣等5大特色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工業發展離不開能耗、電力、土地、融資、人才、數據等資源要素的支撐,特別是科技創新方面的加碼。
廣西科技廳二級巡視員韋志邊介紹,目前,該廳瞄準汽車、機械、電子信息、高端金屬新材料、綠色高端石化、高端綠色家居六大重點支柱產業鏈以及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通信設備及應用、高端裝備制造、前沿新材料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鏈重大需求,分批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梳理重點產業鏈上下游核心關聯企業清單、創新資源清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清單“三張清單”,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開發一批產品附加值高、市場需求量大、產業帶動性強的重大戰略產品,有效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引領帶動產業創新發展。
與此同時,廣西還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擇優組建自治區實驗室。聚焦汽車、機械、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布局建設一批自治區技術創新中心,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
此外,“十四五”期間,廣西地方金融監管局每年還將統籌全區各級財政資金40億元,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每年投放約2000億元優惠利率貸款,支持工業企業。
馬義生稱,目前,廣西已印發一系列實施方案,推動各項產業加快發展。下一步,當地將加快推進工業振興。到2025年,廣西工業總產值將突破3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以上。(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